时间:2020-05-31 点击: 次 来源:养猪网 作者:唐朝 - 小 + 大
编者按:现阶段,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正朝着积极转好的方向变化,且已实现了“大局稳定”之态势。而同是疫情暴发,非洲猪瘟疫情近期再次“偷偷潜入”养猪人腹地,传染病防控始终围绕着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易感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力。那么,病毒是如何造成感染、传播以及致命? 唐朝分享《从非洲猪瘟到新冠病毒,那些不得不说的事(上)》,本文尽可能真实还原出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征论述,供养猪人参考。 2019年岁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本该举国欢庆、欢乐祥和、亲朋聚会的春节,按下了暂停键整体进入静默模式。更是让正在经历非洲猪瘟肆虐、心有余悸的养猪人,再一次感受到了病毒的可怕,人类的无助,生命的无常。不管我们如何无助,如何恐慌,都要直面病毒这个与人类终身相伴的“小伙伴”。 无论如何,只有深刻的了解病毒结构,理解病毒的生物学特征,才能有的放矢的设计出防控方案,研发出有效的疫苗或者药物来对抗它。 1、病毒的生物学特征 1665年,列文虎克制造了第一台光学显微镜,人类才真正可以窥探微观世界,才得以越来越多的了解细菌、病毒这些微生物。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病毒都不能算作具有完整意义的生命体。病毒很小、很简单,大部分病毒只有几十到几百纳米,比细菌小得多。一般来说,病毒只有一个蛋白质外壳,包裹了一小段最简化的遗传物质片段,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无法独立生长和繁殖,需要寄生于别的生物体内。在进入宿主细胞之前,病毒完全处于休眠状态,与自然界中的粉尘没有太大区别;但是病毒一旦进入宿主细胞,立刻就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会充分利用宿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 2、病毒是如何造成感染的? 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分布着各式各样的病毒,并且从未停止繁殖和变异。不是所有的病毒都是有害的,因为与细菌的多宿主感染不同的是,病毒具有很强的宿主选择性,会非常挑剔地选择宿主细胞。绝大多数进入机体的病毒,并不一定造成感染,只有可以进入宿主细胞的病毒,才会造成感染。那些无法进入宿主细胞,在血液中飘飘荡荡的病毒,无异于免疫细胞的美味佳肴,不可避免地会被免疫系统消灭。 病毒只会选择特定物种的特定细胞上的特定蛋白质分子,结合并侵入宿主细胞。比如说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就是靠病毒蛋白质外壳表面的刺突糖蛋白,结合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的蛋白质分子,ACE2这个蛋白质全称叫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人体很多器官有ACE2,如肺部、小肠、肾脏、心脏和男性睾丸等。人体什么器官的细胞上带有这个ACE2,这两种冠状病毒就能很好的识别和入侵那些地方的细胞。 而与此不同的是,非洲猪瘟病毒是结合了猪的单核巨噬细胞上的CD163蛋白质分子,侵入宿主细胞的。单核-巨噬细胞起源于骨髓干细胞,在骨髓中经前单核细胞分化发育为单核细胞,进入血液,随血流到全身各种组织。正是因为全身各种组织都有CD163这个蛋白质分子,才会造成猪体内各组织广泛感染。并且作为免疫细胞的单核巨噬细胞首先被入侵后,免疫系统清除病毒的能力严重受损,从而造成病毒大量繁殖,细胞大量死亡。也恰恰因为人体内,根本就没有能被非洲猪瘟病毒结合的CD163蛋白质分子,所以人体细胞自然就不会被非洲猪瘟病毒侵入,更加不会造成人感染非洲猪瘟病毒。 3、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在商业世界里经常用到“病毒式传播”这个词,说明病毒的传播速度特别快。那么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 病毒的传播主要有三个层次: 第一种情况是同一宿主内,不同细胞之间的传播。这个比较容易实现,当一个病毒被特定宿主的特定蛋白质分子吸引,然后结合、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快速复制出大量病毒颗粒,离开宿主细胞后会在机体内选择相邻的细胞,进行无差别地入侵、繁殖,完成生命的第一要义。 另外一种情况是不同宿主之间的传播。这个看起来有点麻烦,因为病毒没有腿脚、没有翅膀,无法自行移动到另外一个宿主体内进行传播。 这个时候,病毒会聪明地利用宿主的自我保护反应,借助宿主进行传播。 |
上一篇:猪场非瘟拔牙失败的十大教训
下一篇:非洲猪瘟防控是否有捷径可走?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