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与净化技术

时间:2023-08-22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保健    作者:田翔龙 - 小 + 大

摘要:作为生猪养殖中的多发疾病,猪流行性腹泻一直以发病急切、传染性强、危害性大著称,一旦暴发将严重打乱猪场正常的养殖秩序,做好防控和净化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就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与净化技术加以浅析。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防控;净化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不但影响到猪只的生长进程及机体状态,也同猪场养殖效益直接相关,近年来,这一疾病的发病频次明显增加、病症表现也更为复杂,防控与净化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1 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征

本病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导致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水泻、呕吐、脱水是主要的病症表现,在发病时间上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特征,秋、冬、初春是最为多发的时节。本病只见发于猪群,且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皆容易发病,其中哺乳、断奶仔猪以及育肥猪感染后的发病几率高达100%,成年母猪为15%~20%,哺乳猪是症状最为突出的群体,发病后死亡率可达50%左右。带病猪只是最为主要的传染源,病毒一般经排便排至猪体外,可污染周边环境、饲料、水源及器具,消化道是主要的扩散渠道,可在短时间内扩散至全群,且具有显著的地方性流行特征。

病猪发病后其精神状态及食欲皆受到不良影响,表现为状态消沉、不喜进食,还会伴随呕吐、腹泻问题,病情更为严重的病猪甚至还会直接停止进食,且出现脱水症状,粪便较为稀薄,颜色灰黄,且散发难闻恶臭。病猪的症状表现同日龄存在直接关联,一般日龄较大的病猪,其症状会相对轻微一些,具体如下:哺乳期仔猪发病后,初期阶段以呕吐为主,且大部分病猪还会排泄颜色呈黄或暗灰的粪便,步入发病后期体温有所降低,状态不振、停止进食,最终很容易因脱水过多而亡;保育期仔猪发病后,也会出现呕吐、腹泻问题,初期排泄的粪便颜色暗黄,后期粪便较为黏稠,一些应激强烈的病猪会直接死亡,若是及早给予针对性诊治,则可避免过多死亡;母猪发病后状态消沉,腹泻、食欲减退问题突出,及早加以诊治大多不会死亡,但对于机体的危害同样不可忽视,主要影响到母猪的生产性能,致使其产奶量大减乃至直接停止泌乳。

2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技术应用

2.1 强化免疫

纵观临床实践,可发现猪体本身的免疫能力很难全面抵抗本病病毒的侵袭,于养殖实践中,为行之高效地提升防控成效,猪场必须将疫苗接种置于重要位置,需基于猪场当前的养殖实情,拟定针对有效的免疫规划。给猪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一般在14 d后猪体内便可生产抗体,在半年时间内可起到显著的免疫效果,科学选取疫苗接种的最佳时机,实际接种时间大多将时间选在冬季之前。接种时猪体必须处于健康状况,患有疾病或者较为虚弱的猪只需在状态好转后自行免疫,接种过程要一丝不苟、严谨细致,将注意事项一一把控到位,避免出现仅凭经验或随便接种的问题,如此很可能致使免疫失败。在猪只接完种之后还要及时观察其状态表现,以免猪只应激反应过度,若是察觉有猪只存在异常状态,必须及早妥善处理,在接好种、防好病之余也要顾及猪只本身的身体状况。

2.2 卫生管理

做好日常的清扫、通风是基本,清扫要充分到位,通风要按时进行,确保舍内地面不留积尿,不存污水,饲槽、水槽也要注意清洁,猪舍内的一应污染物,特别是猪粪以及饲料残料务必要尽快清除,同时还需注意时常清理母猪的乳房及腹部,为仔猪提供更为卫生的哺乳环境。日常的消杀事宜亦不可落下,猪舍各处要加以充分消杀,乙醚、氯仿、石灰等皆是较好的药剂选择,尤其是各个角落,饲槽、水槽等用具也不能略过,不忽视每一处细节,将病毒的蔓延渠道一一斩断。总之,要尽全力为猪群营造一个温度适宜、空气清新、洁净卫生的生长环境,以免猪只受到应激刺激出现诸多病症,致使猪体免疫机能大降,患上各种疾病的几率自然也会加大。

2.3 饲喂管理

饲喂管理是重中之重,食用劣质、霉变饲料对猪体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除了致使猪只进食量大减,甚至直接停止进食外,还会危及免疫器官,诸如胸腺、脾脏等处,致使这些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继而无法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对生猪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是防控生猪流行性腹泻的基础工作,细节如下:在实际饲喂中,饲料的搭配必须充分到位,各类养分皆要科学配比,确保猪只每日养分的充裕供应,在饲喂时间及用量方面也需逐一依循猪体生长的具体需求拟定详细规划。对于饲料的购置,尽量挑选那些口碑好、资质佳的厂家,购置前最好做好必要的调研,确保引进的饲料养分齐全、适口性强,没有霉变问题,不含有毒害成分,尤其不可含有各类禁止添加的成分。注意少食、多餐,一次不能投喂太多量,不要让猪吃太饱,八成饱为最佳,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及矿物质,饮水方面也要多加注意,提供干净卫生的足量饮水,寒冷季节还需备好温水。

上一篇:雨季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

下一篇:霉菌毒素对猪危害及其生物降解技术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