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3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4.2 生猪产能与供应过剩隐忧 当前生猪产能情况对节后价格走势有着重要影响。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产能调控合理区域上线,这意味着未来生猪供应较为充足。加之今年 6 月新生仔猪数量超 4000 万头,创下历史新高,这些仔猪将在节后陆续育肥上市,进一步增加市场供应。由于节后消费需求锐减,而生猪供应却大量增加,市场供需失衡,猪肉阶段性过剩风险加剧。过多的生猪供应将使得市场竞争加剧,屠宰企业和零售商在采购生猪时会更加谨慎,压低收购价格,从而推动生猪价格下跌。一些大型养殖企业为了减少存栏压力,可能会选择降价销售生猪,这也会对市场价格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价格进一步下滑。 4.3 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降低 4.3.1 猪企经营状况好转 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和养殖盈利的增加,当前我国头部猪企的负债总额和资产负债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一变化标志着其生产经营状况正在逐步好转。据牧原、温氏等 21 家上市企业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这些企业合计盈利高达 265.5 亿元,与去年同期亏损 190.4 亿元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盈利增长的同时,负债总额为 4056 亿元,资产负债率降至 60.8%,同比下降了 5.7 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头部猪企在市场环境改善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进而降低了负债水平,优化了资产结构。尽管在这 21 家上市猪企中,仍有 6 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了 70% 这一行业公认的警戒线,但各企业均在积极采取资产重组、重整投资等措施来缓解资金压力,改善财务状况。这些企业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业务布局、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努力降低负债,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以牧原股份为例,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之一,其在养殖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等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牧原股份通过不断优化养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猪养殖成本。在饲料采购方面,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饲料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养殖设施建设方面,采用先进的智能化养殖设备,提高了养殖密度和成活率,从而降低了单位养殖成本。牧原股份积极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盈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温氏股份则通过加强与农户的合作,创新养殖模式,实现了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温氏股份为农户提供种苗、饲料、技术指导等全方位服务,农户按照公司的标准进行养殖,公司负责回收成品猪,这种 “公司 + 农户” 的模式既降低了公司的养殖风险,又提高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实现了互利共赢。在市场拓展方面,温氏股份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其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4.3.2 行业风险可控因素 生猪作为一种特殊的 “活资产”,在企业现金流保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其他行业的固定资产不同,生猪可以随时出栏变现,这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波动时迅速调整资金状况,补充现金流。当市场价格有利时,企业可以及时出售生猪,获取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扩大生产或应对其他资金需求;当市场价格下跌时,企业可以选择适当压栏,等待价格回升,或者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出栏计划,以减少损失。这种灵活性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降低了因资金链断裂而导致的经营风险。在行业内,即使个别企业面临破产重组的困境,其他企业通常会考虑接盘其猪场。这是因为猪场作为生猪养殖的核心资产,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潜在的盈利能力。对于接盘企业来说,收购现成的猪场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成本和时间,快速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行业内的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使得生猪基础产能在企业间得以有效转移,从而降低了因个别企业破产而对整个行业产能造成冲击的可能性,进一步保障了行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