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营养

植物多酚的生物活性及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日期:02-17 作者:张佳,王园- 小 + 大

导读:多酚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生物活性。大量研究表明,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植物多酚(plant polyphenol,PP)可以改善机体抗氧化水平、调节瘤胃发酵过程、增强免疫,从而提高生产性能。故PP是反刍动物营养中很有前景的饲料添加剂。文章对PP的分类组成、生理功能及其目前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其今后在反刍动物生产应用中的深入探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自2006年欧盟禁止使用饲用抗生素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寻找能够维持以及改善动物健康状态和生产性能的饲料添加剂,其中,植物源天然化合物被认为是饲用抗生素的良好替代品之一。植物多酚(plant polyphenol,PP)作为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的一种,存在于水果、蔬菜、谷物、茶、咖啡等多种植物中,其基本结构为不含氮的带有一个或多个羟基基团的酚环结构,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菌等。文章在阐明PP结构和分类的基础上,综述其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总结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情况,以期为今后PP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PP的分类及组成  

PP是植物中的第四大主要成分,其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最初人们按照PP的化学结构特征将其分为水解单宁(hydrolysable tannins,HT)和缩合单宁(condensed tannins,CT)两个类型。随着研究的深入,Haslam等(1990)在不考虑分子量的基础上,根据单宁的分子结构,将PP分为聚棓酸脂类(含HT及相关化合物)和聚黄烷醇类(含CT及相关化合物)。直到2011年,Quideau等(2011)重新提出了PP的定义:指由莽草酸衍生的苯丙烷和/或聚酮途径合成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其结构中具有多个酚环,且在基本结构中不含氮的一类酚类化合物。因此,目前根据酚环的数量及其相互结合的结构元素,分为类黄酮型和非类黄酮型两大类。PP的分类、结构、来源及生物活性见表1,典型PP化学结构见图1。


上一篇:牧草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饲料生产过程中的水分控制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