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综合篇 > 文章

中国养殖业的危与机

时间:2025-04-18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二、破局之路:创新与转型策略

在关税冲击下,中国养殖业积极寻求破局之策,在创新与转型道路上不断探索,一系列应对策略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饲料革命:降低豆粕依赖

为摆脱对大豆过度依赖,降低饲料成本,中国养殖业开展 “饲料革命”。菜粕、花生粕等杂粕成为替代豆粕的主要选择。这些杂粕价格相对稳定,经合理搭配和处理,能为养殖动物提供丰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以菜粕为例,其粗蛋白含量略低于豆粕,但蛋氨酸含量较高,与其他原料搭配使用可有效满足动物营养需求。实际应用中,一些饲料企业通过科学配方设计,逐步提高菜粕替代比例。原本在饲料中占比 60% 的豆粕,部分被菜粕替代后,占比可降至 40% 左右,大幅降低饲料成本。随着对杂粕研究深入,更多使用方法和技巧被挖掘。例如,将菜粕与棉籽粕搭配,可改善氨基酸组成,使其营养更均衡。

除杂粕替代,生物发酵饲料技术也成为行业新趋势。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饲料原料中大分子物质被分解为更易被动物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同时产生多种有益代谢产物,如维生素、酶、益生菌等。这些物质不仅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还能增强动物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一些采用生物发酵饲料技术的养殖场发现,使用发酵饲料后,生猪日增重提高约 10%,料肉比降低约 15%,养殖效益显著提升。且发酵饲料具有改善饲料口感、提高动物采食量的优点,进一步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二)智能养殖:提升效率与规模

在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智能化成为养殖业提升效率和规模的关键手段。大型养殖企业加大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领域投入,构建智能化养殖体系。

走进现代化智能养殖场,宛如置身高科技世界。通过物联网技术,养殖场内设备实现互联互通。环境监控系统实时采集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参数,并根据预设标准自动调节通风、供暖、降温等设备,为养殖动物创造舒适、稳定生长环境。精准饲喂系统根据动物生长阶段、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精确计算每只动物所需饲料量和营养成分,实现精准投喂,避免饲料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

以温氏集团智能化养鸡场为例,单栋鸡舍饲养量可达 5 万只以上。通过智能化管理,养殖人员可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控鸡舍各项数据,实现对鸡群全方位管理。在疫病防控方面,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鸡群健康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前预警疫病发生。一旦发现异常,系统自动发出警报,养殖人员可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降低疫病传播风险。智能化养殖大幅提高养殖效率,原本需 10 人管理的鸡舍,现在仅需 2 - 3 人就能轻松完成,人力成本大幅降低。

同时,生态养殖模式在行业内广泛推广。循环农业理念深入人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为养殖场重要工作。通过建设沼气池、堆肥场等设施,将畜禽粪污转化为沼气、有机肥等资源。沼气可用于发电、供暖,为养殖场提供能源;有机肥可用于农田施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这种生态养殖模式不仅降低环保成本,还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政策导向。

(三)内需崛起:“双循环” 下的支撑

在国际市场变化之际,中国庞大内需市场成为养殖业坚实后盾。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肉类等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2023 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47.1 万亿元,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 111% ,猪肉等刚性需求为养殖业提供稳定市场支撑。

猪肉作为中国居民主要肉类消费品之一,消费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即使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国内猪肉市场仍保持相对稳定。2024 年,尽管面临饲料成本上涨等压力,但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生猪养殖企业整体销量未受太大影响。一些大型猪肉加工企业通过拓展国内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进一步巩固在国内市场地位。它们与各大超市、电商平台合作,推出各种特色猪肉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除扩大内需,中国养殖业积极拓展多元化贸易网络,借助 “一带一路” 和 RCEP 协议,打开新兴市场大门。2023 年中国对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进出口占比达 46.6%,2024 年首次超过 50%。越来越多中国养殖产品,如禽肉、蛋类、水产品等,走向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以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合作为例,随着 RCEP 生效,双方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关税进一步降低,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家禽养殖企业抓住机遇,加大对东盟市场开拓力度。2024 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禽肉出口量同比增长 30%,有效缓解对美出口受阻压力。

上一篇:中美贸易战关税加征,中国畜牧业如何破局?

下一篇:关税变动下养殖行业的发展态势探究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