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猪市回顾:先抑后扬的转折之年 2024年的生猪市场宛如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价格走势扣人心弦。年初,猪价延续了前一年的低迷态势,养殖户们在亏损的泥沼中苦苦挣扎 。然而,曙光在二季度悄然降临,生猪价格如久旱后的甘霖,开始稳步上涨。这一涨势,犹如春风吹过湖面,不仅打破了市场的沉闷,更让养殖利润显著回升。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二季度全国外三元生猪交易价格从 4 月 1 日的 15.36 元 / 公斤上涨至 6 月 11 日的 18.98 元 / 公斤,涨幅达到 23.57%。随着价格的上扬,养殖利润也随之水涨船高,自繁自养的养殖利润在这期间从 118.69 元 / 头飙升至 638.90 元 / 头。这一利润的大幅提升,无疑为养殖户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随着养殖利润的回升,行业也迎来了重大转变。此前,由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生猪产能持续去化,许多养殖户无奈减少存栏量。但在 2024 年,随着猪价的上涨和利润的改善,持续去产能的动作终于画上了句号。能繁母猪存栏量在 5 月份触底后,开始逐步反弹,截至 11 月份,已增加至 4080 万头 。这一数据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整,更预示着生猪行业正在逐渐走出低谷,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能繁母猪存栏变化:产能恢复的关键信号 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犹如市场的晴雨表,精准地反映着生猪产能的动态。在经历了漫长的去产能阶段后,2024 年 5 月成为了一个关键转折点 。从这一月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触底后强势反弹,截至 11 月,已攀升至 4080 万头。这一增长趋势,不仅标志着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更预示着未来市场供应格局的重大转变。 这种变化对 2025 年生猪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加,意味着未来仔猪的供应量将相应上升。一般来说,从能繁母猪受孕到仔猪育肥出栏,大约需要 10 个月的时间。这就意味着,2024 年 5 月之后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持续增长,将在 2025 年 3 月起,逐步转化为生猪出栏量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猪市场的供应压力将逐渐增大。 据相关数据预测,2025 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有望持续攀升。这一增长趋势,无疑将对市场价格产生深远的影响。在需求端没有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供应的增加可能会导致猪价面临下行压力。这对于养殖户来说,无疑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信号。 2024 年猪市数据剖析:供需背后的隐忧 深入剖析 2024 年的行业数据,一组组数字背后,潜藏着市场的微妙变化。全年生猪出栏量为 70256 万头,较上一年下降 3.3%;猪肉产量达 5706 万吨,同比下降 1.5% ;年末生猪存栏量为 42743 万头,相较于上一年下降 1.6%。这些数据看似只是数字的增减,实则反映出行业的深刻变革。在长达十四个月的产能去化之后,猪市供大于求的状况依然持续,尤其是 2024 年 8 月以来,这一现象愈发明显。 规模场占比的提升,无疑是影响生猪产能恢复速度的重要因素。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规模场凭借其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在行业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它们的生猪产能恢复速度快,产能基数庞大,对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从上市猪企 2024 年度的出栏规模中,我们便能窥见一斑。一些大型上市猪企的出栏量持续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应压力。 上市猪企表现:规模扩张与市场压力 上市猪企作为行业的风向标,其出栏规模的变化对市场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搜猪网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18 家上市猪企生猪出栏量达到 7443.31 万头,同比增长 4% 。这一增长趋势在下半年得到了延续,全年出栏规模再创新高。部分大型猪企更是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实现了出栏量的大幅增长。 以牧原股份为例,2024 年其生猪出栏量达到了 7160.2 万头,较 2023 年增长了 778.6 万头,增长幅度达到 12.20% 。温氏股份全年销售肉猪 3018.27 万头,同比增长 14.93% ;金新农全年生猪销量为 120.10 万头,同比增长 14.73% 。这些大型猪企的快速扩张,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应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