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10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五、小企业寻生机:中小型养殖企业的应对之策 (一)短线操作成主流 2024 年,中小型养殖企业的市场操作方式发生了显著转变,众多企业毅然摒弃传统的单纯依赖母猪养殖模式,转而采用更为灵活、多元的减母猪、养二育(二次育肥)、养仔猪等短线操作策略。这一转变背后,是企业在历经市场磨砺后的无奈之举,更是其顺应时势、谋求生存的智慧抉择。 与补栏母猪相比,二次育肥及仔猪补栏具有诸多显著优势。从养殖周期来看,补栏母猪意味着漫长的等待,从母猪受孕到仔猪出生,再到育肥出栏,整个过程耗时费力,资金回笼缓慢。而二次育肥通常选择收购体重在 100 - 120 公斤左右的标猪,经过 0.5 - 2 个月的短期育肥后即可出栏,仔猪补栏周期虽较二次育肥略长,但相较于母猪养殖仍大幅缩短,能快速将生猪推向市场,抓住价格波动的有利时机。 在风险把控方面,母猪养殖面临的不确定性极高。孕期母猪易受疫病侵袭,一旦感染,不仅母猪自身生命堪忧,腹中胎儿更是凶多吉少,损失惨重。漫长的养殖周期还意味着更多的变数,市场价格波动、饲料成本变动等因素都可能使前期投入付诸东流。相较而言,二次育肥及仔猪补栏周期短,受疫病、价格波动等冲击相对较弱,风险可控性大大增强。 出栏时间的灵活性也是短线操作的一大优势。补栏母猪的养殖户,出栏时间基本固定,难以根据市场价格变化灵活调整,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市场定价。而二次育肥及仔猪补栏养殖户,可以依据市场行情动态,精准捕捉价格高峰,自由选择出栏时机,实现收益最大化。 (二)顺应供需谋发展 站在 2025 年的新起点,结合当前供需格局深入剖析,中型养殖场延续短线操作几成定局。一方面,二次育肥及仔猪补栏优势在前文已尽显无疑;另一方面,当前的市场供需现状也促使企业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2024 年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强势回升,犹如一颗 “定时炸弹”,为 2025 年供应端埋下了增量隐患。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其监测的 196 家样本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高达 898.87 万头,同比增幅达 15.35%。大量能繁母猪意味着未来生猪出栏量将大幅增加,市场供应压力骤增。市场从业者对此洞若观火,对猪价走势普遍持悲观态度,看跌预期浓厚。 在此背景下,二次育肥等短线操作无疑成为中小型养殖企业的 “避风港”。企业通过灵活调整养殖策略,避开母猪养殖的 “深水区”,凭借较低的风险获取相对稳定的盈利。当市场价格低迷时,减少补栏或缩短育肥周期,控制成本;当价格出现短暂上扬时,迅速捕捉战机,加大补栏力度,快速出栏获利。由此推断,2025 年中小型养殖企业产能大概率延续缓慢下滑态势,短线操作模式则会愈发深入人心,成为企业安身立命的 “法宝”。 六、行业新生态:大小企业共舞下的养猪业未来 回首 2024 年,养猪业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砥砺前行,大型养殖集团凭借雄厚实力与敏锐洞察力,于盈利回暖之际果断补产能,带动能繁母猪存栏量年末冲顶,成为行业复苏的强劲引擎;中小型养殖企业则在困境中求变,以灵活多元的短线操作,在市场缝隙中寻得生机。 步入 2025 年,风云变幻,养殖盈利大幅缩水,恰似一记沉重警钟,促使行业产能结构深度调整。大型养殖集团虽怀揣着年度出栏目标持续增长的壮志,却无奈受阻于盈利下滑、成本高企与未来预期转淡的多重困境,补产能步伐被迫放缓,甚至部分时段不得不减产止损,转而探寻仔猪销售等新盈利路径;中小型养殖企业更是如履薄冰,延续短线操作成为其安身立命的不二之选,凭借二次育肥、仔猪补栏的短平快优势,在供应增量、猪价看跌的阴霾下,竭力维持微薄利润,产能缓慢下滑几成定局。 展望未来,养猪业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的浪潮将汹涌澎湃,大型养殖集团凭借深厚的资本、领先的技术、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将在市场中占据愈发重要的主导地位,引领行业标准与发展方向;而中小型养殖企业也并非毫无招架之力,它们凭借着灵活应变、贴近市场、特色经营的优势,在细分领域或区域市场中精耕细作,与大型集团形成差异化竞争态势。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绘就养猪业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生态画卷。 在这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程中,无论是大型集团还是中小型企业,唯有顺应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品质提升之路,精准洞察市场需求,强化生物安全防控,优化成本管控,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携手共创养猪业辉煌灿烂的明天。 |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