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4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张彭蒲南 - 小 + 大
4.1、前期湿热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温病条辨》中记载“湿热内蕴,夹杂饮食停滞,气不得运,血不得行,遂成滞下,俗称痢疾”。鸡坏死性肠炎前期属于湿热。湿热的治则以清热利湿为主,必须辛以通阳,淡以渗湿,苦以彻热。《温病条辨》所讲:“湿热非辛不通,非苦不降,非淡不渗,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初起挟表者,治疗用活人败毒散;湿热并重时,治疗时芳香化湿、苦寒燥湿、苦温燥湿和渗淡利湿的方法都适用,可以选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芩芍汤、黄芩滑石汤、杏仁滑石汤等加减。 4.2、中期瘀热 实验鸡感染产气荚膜梭菌后,攻毒后1 h即可见到组织学病变,固有层轻度水肿,血管扩张,肠腔上皮细胞脱落,有时固有层中可见异嗜细胞和单核细胞。攻毒后3 h,肠壁出现明显水肿,肠绒毛顶部上皮细胞脱落。攻毒后5 h,绒毛顶端上皮细胞层和固有层发生凝固性坏死,导致绒毛短缩。在坏死组织和固有层顶部可见大量细菌定植。肠血管严重充血,偶尔被透明血栓堵塞,到8~12 h,肠绒毛大量坏死,肠腔中有大量的纤维素渗出物和细胞碎片。鸡坏死性肠炎的病理学变化是由中段肠道中产气荚膜梭菌释放的α毒素、β毒素导致。α毒素是一种磷脂酶C神经鞘磷酸酶,能水解磷脂,导致黏膜结构紊乱,因而激发花生四烯酸级联反应,诱导炎性介质产生,如白三烯、前列环素、血小板凝集因子和血栓素。这些炎性介质可导致血管收缩、血小板凝集和心肌功能紊乱,最终导致急性死亡。β毒素可导致肠道黏膜发生典型的出血性坏死。鸡坏死性肠炎中期表现血管充血、血栓堵塞、血小板凝集、出血性坏死,辨证以瘀热为主,可用通腑祛瘀法。六腑以通为用,如有形积滞与湿热等邪相搏,气血壅阻,瘀热内蕴,可致腑气通降失常而为病,通腑祛瘀法主要用于瘀阻肠腑证。常用方药为丹皮汤(丹皮、瓜蒌、桃仁、朴硝、大黄)、大黄牡丹皮汤(大黄、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甘草)加减。 4.3、急性虚证 王今达教授根据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中医在危重证急救医学领域的辨证施治应遵循“三证三法”,即热证用清热解毒法,瘀证用活血化瘀法,虚证用扶正固本法。在虚证方面,首先提出急性虚证的概念,本质上为邪实仍在、正气已虚,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在短时间内出现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迅速衰退的证候,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存活率低的特点,有别于单纯的虚证。急性虚证均存在血瘀证的临床症候,实验室检查发现以内皮细胞损伤、微循环异常为基础的血瘀证成为急性虚证的主证。鸡坏死性肠炎后期是急性虚证,除了瘀热的症状外,还表现水泄、料粪和肠黏膜脱落。《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澄澈清冷,皆属于寒”。《伤寒论》中记载“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者,手足厥逆,脉微欲绝”。鸡坏死性肠炎后期的急性虚证主要表现在脾肾阳虚,可选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汤、附子粳米汤或王清任急救回阳汤加减。 4.4、辨证施治 4.4.1 大群粪便以黏脓样为主 病鸡鸡群的粪便呈黏脓性,汁黏而气秽。小便短涩不利,大便溏而不爽。剖检发现十二指肠和小肠前段的肠黏膜增生肥厚。黏脓样便,属于中医湿热范畴、热重于湿的气分之证。治疗若误汗则神昏耳聋,误下则洞泄,误滋则病深而难解。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热重于湿,宜辛淡苦降清泄,达到湿开热透、气化湿行。以“上宣肺气、中运脾阳、下通膀胱”为治疗原则,可选用王氏连朴饮。 4.4.2 大群粪便以西红柿样为主 病鸡鸡群的鸡粪中夹杂有西红柿样的粪便。剖检发现十二指肠、小肠前段的肠粘膜增生肥厚,肠浆膜明显可见穿透性的点状、斑状出血。西红柿样粪,相当于中医的“粪如红酱”,是湿热的症候,热重于湿、从气分转入血分,久病入络,下利腹痛后重,或肛门热痛,属热邪传入厥阴,血液内耗,可选用白头翁汤。 4.4.3 大群粪便以料粪为主 鸡出现料便,要区分寒证的下利清谷和热证的谷不化。料粪,过料,即中兽医学表述的“完谷不化、下利清谷”,一是由于肠道湿热下注,用药宜黄芩汤;二是由于中焦寒热错杂,或是伤寒痞证,治宜辛开苦降,用药宜半夏泻心汤;三是由于肾阳不足,不能腐熟谷物,用药宜乌梅丸或四逆辈。 5、小结 通过病史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和粪便检查,判定鸡坏死性肠炎的病位在小肠,病因病机是属于急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侵袭性和肠毒素性腹泻,既有吸收障碍,又有分泌过度。根据中兽医理论辨证分析,审证求因,发现鸡坏死性肠炎病程为前期湿热、中期瘀热、后期急性虚证,治疗时应根据大群的主要证候特点灵活处方。 |
上一篇: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二)
下一篇:产蛋鸡滑液囊炎的防控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