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饲料业篇 > 文章

2021年饲料市场形势、展望和对策建议

时间:2022-06-10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杂志    作者:陶莎 - 小 + 大

包含饲料原料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饲料原料成本上涨制约了国内养殖业健康发展,其影响因素包含诸多方面:一是主要农产品国际贸易定价权缺失,粮食贸易渠道主要掌控在国际粮商手中,通过期货市场和资本杠杆针对中国需求炒作价格,抬高我国进口粮食成本;二是通货膨胀因素,美元仍是国际贸易的定价和结算货币,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美国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造成美元贬值,进一步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传导至国内市场;三是航运价格上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港口装卸延迟,运输船只在各国港口大量阻滞,国际航运运力紧张,航运物流价格大幅上涨。

3.2 玉米流通标准不一,粮源有效供应不足

国内玉米市场交易效率低下,玉米产业链生产、加工、仓储和运输各个环节执行的标准不相匹配。以玉米收购标准为例,基层粮库收购玉米的标准依照国家粮食局发布的标准《GB 1353 玉米》,规定了容重指标和霉变粒比例。而饲料企业采购玉米原料的标准需要遵循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标准《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其中规定了玉米的霉菌毒素、重金属和微量元素的最高限额。粮库为了达到收购的数量甚至降低收购标准,不同指标等级的粮源无法做到分类存放,造成优劣掺混,粮食的整体质量下降,更难以达到饲用标准。农业农村部发布养殖“自配料”规定后,要求养殖户使用原料需达到饲料标准,市场上对合规原料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产销两端遵循的标准错位,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效率,进一步导致粮源有效供给不足。饲料企业普遍反应,玉米毒素含量高,优质玉米供给存在缺口,选择小麦、大麦等原料替代不仅仅是价差原因,更是基于对低毒素原料的需求。

3.3 饲料产品低质同化严重,饲料资源转化率偏低

饲料养殖行业整体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饲料配方技术和加工技术较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动物营养基础性研究不足,饲料研发投入少,饲料产品质量普遍水平较低。饲料行业仍以原料采购成本竞争为主,大部分企业缺乏市场风险管理能力。中小养殖户仍为养殖主体,缺少科学养殖技术,养殖效率较低。玉米主产区的养殖户容易获得粮源,倾向于使用自配料,饲料成本低,但用量随意性较大。过量的添加能量和蛋白原料,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容易造成畜禽疾病。此外,小养殖户缺乏标准化养殖的约束,出栏体重变化较大,出栏体重过大时,饲料转化率低,造成粮食资源的严重浪费。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养殖国家,饲料原料的消耗量庞大,而养殖行业大而不强,养殖效率低下,与我国紧缺的饲料粮资源形成矛盾。

4、有关政策建议

4.1 统筹国内外原料市场供给,建立战略资源布局

建立战略资源布局,构建多元化的饲料供应体系。

一是对国内现有玉米等粮源贸易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收购-仓储- 交易”通行的玉米流通标准,进行仓储分级,保证玉米贸易过程中饲用粮源不损失,增加有效供给。

二是梳理国内可利用的资源,加强饲料原料基础性研究,对国内各种农产品和副产品饲用资源指标鉴定登记入库,指导和鼓励饲料和养殖企业加以开发利用。

三是加快饲用作物培育,形成“粮经饲”的三元种植体系,饲用作物具有生长周期短、多次刈割的特点,科学规划生产区域和农时,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

四是加强新型饲料原料的研究,我国已经在CO 合成蛋白质和CO2合成淀粉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各种原料工业化生产逐渐成为可能,未来将打破传统的粮食生产格局。

五是拓展农业对外合作,与主要生产国家建立农业科技和经贸合作关系。亚洲和非洲部分国家拥有较高的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但是单位产量仅为欧美等国的一半左右,这些国家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一旦产量提升,增加全球可贸易量,有助于降低我国粮食贸易的风险程度。

上一篇:2021年中国猪饲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下一篇:2022年下半年猪禽水产饲料市场态势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