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18 点击: 次 来源:家禽科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摘要:我国是水禽养殖量及相关产品消费的第一大国。鸭疫里默氏杆菌是水禽的一种重要细菌性病原,主要导致10~50日龄的雏鸭发病,给水禽的健康养殖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该病原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耐药性及当前的疫苗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期望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科学用药、新型疫苗研发和疾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鸭浆膜炎的病原是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2~8周龄的雏鸭感染后呈急性或慢性经过,其中14~21日龄的雏鸭最易感;同时该病原也能够导致鹅、火鸡和其他禽类发病。雏鸭感染后常因无有效的治疗方案,造成大量的死亡,即使耐过,雏鸭也会造成生长缓慢,饲料报酬率低,是水禽养殖行业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养鸭业的经济效益。 鸭疫里默氏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除自身的固有耐药外,临床上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都加剧了耐药菌株的产生。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共有20多种,在全国各地分布广泛,现有的商品化灭活疫苗,无法提供不同血清型菌株的交叉保护;Jiechi Zou等使用同源重组方法缺失M949_1603基因(O抗原合成相关)构建的鸭疫里默氏杆菌菌株,毒力下降约50倍,制备的灭活疫苗能够对多个血清型的野毒株起到交叉保护作用,证实不同血清型间存在共同抗原蛋白。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反向疫苗学技术从病原的全基因组入手,使用计算机分析全基因组的开放阅读框,并进行蛋白的定位预测,分析定位表面蛋白的开放阅读框及细菌毒力相关的阅读框,对筛选的目标开放阅读框进行高通量表达和纯化,并测试其抗原性,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能够克服传统疫苗学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为疫苗抗原的筛选提供了技术支持,极大提高了疫苗研制效率。 1 流行病学 鸭疫里默氏杆菌是引起雏鸭、鹅、火鸡和其它禽类感染全身性浆膜炎的病原体,属于黄杆菌科。鸭疫里默氏杆菌通过伤口或者其他途径进入鸭体内繁殖,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器官,在体内各器官包括鸭脑部引起炎症,出现典型的气囊炎、包心包肝症状和脑膜炎症状。鸭浆膜炎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通风不畅、育雏密度过大、营养不均衡和其他的应激因素都可能是本病发生的诱因。鸭疫里默氏杆菌对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可伴随尘土、饲料、饮水等因素接触易感雏鸭,发病鸭成为新的传染源后,大量病原的存在会导致该病原的高感染率和死亡率。国内自1975年在广州地区首次发现,其后福建、北京、四川、江苏、湖北、广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区陆续报道该病的发生,成为影响我国养鸭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细菌性疾病。 2 病原学 鸭疫里默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近球形,偶见个别长丝状,有荚膜、无鞭毛,菌体大小约0.4μm×1.5μm。该菌生长对培养基要求较高,建议使用加血清的胰酶大豆琼脂(TSA)进行培养,在血液琼脂、巧克力琼脂也能生长,大部分病原初次分离需要在蜡烛罐或者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培养24 h或者时间更长一些,能够观察到透明、圆形、边缘光滑整齐,直径在1 mm以下的小菌落,该菌落具有蓝绿光芒。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在全国各地分布广泛,同一养殖场同批鸭苗中也会存在多种血清型,这主要是由于鸭疫里默氏杆菌众多血清型所导致的。目前已知有25种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国际上报道的血清型为1~21型,我国学者程安春报道的22~25型为国内新发血清型。1987年高福等对临床分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进行分型检测,所有菌株均为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1997年张大丙等发现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2、6、10、11、13、14及未知的血清型,其后汪铭书等鉴定到3、4、5、8型,随后张大丙等又鉴定了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7和15型,苏文良等分离鉴定了血清9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目前,在我国分离到的所有鸭疫里默氏杆菌中,优势血清型为1、2、10型。 3 耐药性 鸭疫里默氏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且菌体自身还存在着固有耐药,外加临床上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都加剧了鸭疫里默氏杆菌对于抗生素的耐药性。治疗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常用药物包括抗菌素、抗菌中药;其中抗菌素包括氟苯尼考、卡那霉素、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等;抗菌中药常用的是大黄、黄连、板蓝根、蒲公英、石榴皮等。生产一线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耐药谱常常非常广,达到20种药物,常常无药可用;使用PCR方法扩增贵州临床分离株中的6种抗药基因,与药敏试验表型结果耐药性在80%以上相符。抗菌中药的预防效果不错,但是停药后仍然会出现复发的情况,而且使用成本高。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无抗养殖政策的推进等因素,疫苗免疫在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下一篇:动物强免疫苗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建议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