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09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保健 作者:牛栋 - 小 + 大
摘要:养殖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发展养殖业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经济,还可以保障人民的食物来源。因此,为了让老百姓对食品安全更加放心,需要做好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的工作。但是现阶段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疫病防控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低 养殖业主要存在于中国农村,大多数养殖户是没有经过专业 技术培训的农民,在养殖过程中,不能够及时发现动物的异样,而疫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所以会造成疫情泛滥。在农村没有专门给动物看病的医院,一般都是没有营业执照的赤脚医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技术能力和业务能力不精通,也会造成疫情防控不当。在乡镇防疫站中,因为技术人才的流失,服务于基层防疫站的人员整体业务水平较低,导致位于乡村的养殖户们得不到正确及时的 指导和调控。 1.2 疫苗使用不及时 造成疫苗不能及时使用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国家检疫部 门制造疫苗不及时,在疫情发生前,制作疫苗的生产单位如果不能按时按量的完成订单,会导致因疫苗量不足,很多小规模个体养殖户不能使用到疫苗;②疫苗下放过程中,主管部门工作安排不当。疫苗经研制生产出来后,需要各级防控部门统一规划下放疫苗,在 这个过程中,如果有的工作部门不能及时安排下放工作,耽误了疫苗在适当的时间使用,就不能及时防止疫情的暴发;③养殖户的疫病防控思想落后,有的养殖户抱着侥幸心理,不按照国家规定注射疫苗,还有的养殖户因为不了解疫苗使用流程,不能正确注射疫苗,都会留下疫情隐患。 1.3 养殖过程不规范 我国目前进行养殖作业的人数较多,但是规模化的养殖场较 少,所以国家和政府对于现有的养殖户及牛、羊、猪、禽等数量记录不准确,这就导致了在准备疫苗数量时出现错误。在养殖畜禽时,有的养殖场通风效果较差,或者养殖面积过小,导致牲畜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概率增加。我国现阶段提倡养殖场规模化,这样避免了 防疫站在巡查过程中,因为零散养殖户过多,出现漏检问题。还有 的养殖户为了自身的利益,对于已经被确定感染了疾病的牲畜,不进行焚烧掩埋处理,导致其它动物也感染疫病,甚至因为染病的动物流入市场中损害人类的生命健康。这些养殖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出现,从而引起社会的恐慌和混乱。 2 改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建议 2.1 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 针对疫病防控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国家和政府应该制定合理规范的制度。首先防疫站人员业务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人才的流失,高水平的防疫工作人员都被调动或请求去市里及省里工作,导致城镇防疫站中没有主干,政府可以鼓励相关人才进行 基层服务工作,或者调动一些高素质人才去基层防疫站进行指导。对于乡村里的兽医,经过相关部门调查走访,对记录在册的人员进行考察,通过考察的配发从业资格证,对于未通过考察的进行再教育,争取让赤脚医生们能够规范化,并且经常组织这些医生进行培 训和进修。对于养殖户,需要各村委会的配合,给本村所有养殖户进行疫病防控知识的宣讲。 2.2 规范养殖过程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零散的养殖户进行合并或者承包, 形成大型的养殖厂有利于政府和防疫站的管理,在大型养殖场中聘请一位高技术人员进行养殖指导,会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更加顺利。在养殖场建设时,要注意圈舍的面积以及计划饲养的动物数量,让动物的生活范围得到保障。同时注意通风设计,养殖过程中注意卫生保持,避免因动物生活环境脏乱,导致疫情暴发。场内安装疫病监测设施,加强疫病的监测会让疫情在源头上得到制止。 2.3 增强疫苗技术 国家应该着重培养研制疫苗的人才,动物的种类不同疫苗的种类也不同,并且随着疫苗的注射动物会产生抵制,所以要进行新疫苗的研制。在疫苗的下放过程中,加强政府的调控,对每一级疫苗管理进行监管和规范,保证每一只牲畜都能够注射相应的疫苗, 防止疫情的产生。 3 结语 动物的疫情经常发生,动物的疫情暴发严重时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困扰。所以国家应该关注动物的疫情,规范疫苗管理制度和养殖过程。改善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国家、政府和养殖户的共同努力,增强疫情防控监管,让社会更加和谐。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