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04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杂志 作者:刘小红等 - 小 + 大
从需求方面来看,2018 年全年我国餐饮业销售收入平均同比增长率为9.46%, 略低于2017 年的10.79%,餐饮业收入增长率比较平稳表明居民户外餐饮消费增长平稳,户外猪肉消费量变化较小。2018 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平均为102.13,2017 年为101.55,略有上升。2018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变动情况基本与2017 年持平,2019 年将保持在6.5%~6.8% 的增长区间。总体来看,2019 年猪肉消费量会持续2018 年的状态,比较平稳。 在价格方面,2019 年生猪供给回落,需求相对稳定,预计全年生猪价格比2018 年有一定上升。同时, 2019 年猪肉进口增加会对国内生猪价格有一定压制作用,预计2019 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上升,全年大致在15~20 元/kg 波动。 3.2 非洲猪瘟危害加剧,对生猪市场产生极大不确定性 2019 年,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危害和影响将进一步加剧。由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以及防控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与挑战,非洲猪瘟疫情形势极其严峻,防控任务十分艰巨,对生猪供给带来较大不确定性。此外,2019 年除做好O 型Mya98 的免疫防控外,应密切关注O/Cathay 和O/PanAsia 毒株的免疫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将呈现散发和常发,重组毒株和变异新毒株的不断产生是养猪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毒株流行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但仍会有散发性疫情,种猪企业对伪狂犬病净化工作的重视和强化将有利于该病的控制。猪流行性腹泻是猪场的常发病,在气候多变的秋季和寒冷的冬春季节会多发。细菌性疾病仍以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等为主。 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成为热点,但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猪用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将聚焦于多价疫苗和多联疫苗、新发病原疫苗,相关的猪用基因工程疫苗制品的应用会明显上升。猪用疫苗仍然面临制品质量和同质化问题。非洲猪瘟诊断与监测技术的研究会成为另一热点,能够满足快速和早期诊断的相关技术是目前和今后防控的一大需求。一些新型诊断技术如发光免疫检测技术、LAMP 检测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3.3 饲料配方结构单一,蛋白原料进口依存度高 由于我国饲料配方结构以玉米- 豆粕型日粮为主导,配合饲料使用玉米1.4 亿t、豆粕0.7 亿t,两大原料占比达60% 以上。蛋白饲料原料中,进口来源的豆粕占95%、鱼粉占80%,2019 年蛋白原料进口依存度仍维持高位。 3.4 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促进养殖自动化、智能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智能猪业”、“福利化养殖”、“低碳养殖”等理念的提出,2019 年生猪产业养殖设施设备发展将以自动化、智能化、福利化、环保化为出发点,以产、学、研相结合为手段,以降低劳动力投入、降低环境污染、降低能耗、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最终目的,缩小我国生猪产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包括:一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二是基于猪的生物学习性,改进栏位、环境调控等相关设施设备,实现福利化养殖;三是基于生物发酵技术,实现生猪产业粪污的综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4、2019 年生猪产业发展建议 4.1 遏制非洲猪瘟疫情继续扩散和蔓延,消除消费者对猪肉的恐惧心理 基于非洲猪瘟疫情走势和现实, 当前首要任务是遏制非洲猪瘟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从政府层面,应适度调整防控政策,包括防控目标、疫情处置、生猪屠宰等,实施区域控制,以南方六省区联防联控合作机制为契机,建立非洲猪瘟区域性净化方案,力争用2~3 年建立1~2 个非洲猪瘟净化区;同时应重新规划我国生猪生产、屠宰厂的布局。从养殖企业层面,应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生物安全体系,切实做好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各项措施,严格落实非洲猪瘟防控的各项工作;饲料环节应做好原料监测,完善生产加工工艺;运输环节应做好车辆的清洗、烘干与消毒等防控工作。 此外,非洲猪瘟出现之后,部分消费者会抱有恐慌心理,对猪肉消费持谨慎态度,导致市场上的猪肉消费量下降。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应该加强有关非洲猪瘟防控的宣传,提高消费者对非洲猪瘟的认知,同时也鼓励消费者强化疫情防控责任意识,注意发现隐患并及时报告,从而在消费环节切断疫情传播途径,避免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蔓延。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