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0 点击: 次 来源:吉林大学动物医学院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张鹤宇,家畜解剖学家,农业教育家,1939年毕业于安顺陆军兽医学校大学部正科第22期,北京农业大学二级教授,是我国首批留苏、第一个获得苏联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他主持创建了北京农业大学家畜解剖学教研室;在马盆腔脏器和北京鸭前后鼓膜张肌的解剖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毕生从事家畜解剖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为新中国家畜解剖学和兽医临床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鹤宇,曾用名张昭,张健,男,汉族,1914年3月17日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童年就读于本乡私塾,1933年毕业于丰润县车轴山初级中学,1935年毕业于唐山丰滦县高级中学。高中时期曾参加河北省组织的数学会考,名列榜首,获一等奖。中学毕业后,酷爱医学,报考齐鲁大学,被录取,但因学费昂贵而未能入学。1936年夏,又考入官办公费陆军兽医学校(北京)大学部本科,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随学校内迁,经衡阳、遵义到贵州省安顺县。1939年在安顺院军兽医学校毕业,被分配到重庆国民政府炮兵55团任上尉兽医。 1940年夏,经人介绍到北平大学农学院(后更名为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任教,讲授家畜生理学和家畜饲养卫生学。1943年3月被华北教育署选派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5年初学成回国。同年3月,在北平参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任北京农业大学讲师、副教授。北平和平解放后,1949年春,张鹤宇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军事接管联络组组长,负责北京大学所属文、理、农、医等6个学院的接管工作。1949年10月,清华大学农学院、北京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张鹤宇参加了筹建工作,为北京农业大学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同年,张鹤宇任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委员,为1950年我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圆满召开做出了贡献。1951年,张鹤宇被选派赴苏联列宁格勒兽医学院解剖学教研组攻读博士学位,在苏联著名家畜解剖学家H.博格达舍夫(Бoгдaшeв)指导下进行解剖学研究,1956年获苏联生物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个留苏并取得博士学位的学者。回国后,1957-1975年任农业部《家畜解剖学》编审组组长;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家畜解剖、组织和胚胎学教研组主任,兽医学系副主任,校五人党组成员。1962-1975年当选为中国解剖学会第五届理事。1962年当选为北京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兼《中国畜牧兽医学报》主编。1975年1月13日逝世于北京,享年61岁。 信仰坚定,从进步青年到共产党人的孜孜求索 在安顺陆军兽医学校期间,学员们被集体要求加入了国民党。但张鹤宇始终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心抗日救国,他开始偷偷关注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经常阅读进步书刊,开始向往革命。1940年春,他通过重庆新华日报社与驻重庆的中共代表团取得联系,准备去延安参加革命,后因故未能成行。此后他又克服重重困难返回已处于敌后的冀东老家,去寻找八路军,也未能如愿。1943年3月,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也一直寻找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在学生和同学中进行抗日救国的秘密宣传。1945年初从日本返国后,阳春3月,他终于如愿以偿,在北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入党后,他以极大热情,一面教书,同时忘我地开展党的地下活动,积极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准备。1949年春,被我党任命为北京大学军事接管联络组组长,为北京大学的顺利移交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解放后,张鹤宇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为党积极工作,殚精竭虑,亲力亲为,为党争荣。1951年苏联留学期间,他认真细致地解剖并制作研究标本,绘制详细的线条插图,查阅文献,进行分析、对比和研究,1956年完成的《马盆腔脏器的血管、神经分布》,内容丰富,对解剖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以严肃严谨著称、很少赞扬别人的苏联动物学专家维诺格拉多娃(винoгpaдoва),对张鹤宇亲手绘制的10多幅插图十分惊讶,给予高度评价。为此,他也成为我国第一个留苏并取得博士学位的学者,树立了一名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坚毅、勤劳善学的良好形象。 以本为本,为丰富新中国家畜解剖学教学资源贡献智慧 张鹤宇非常重视本科教学,他一再强调,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把教学搞好,其次才是科学研究。同时,教师也必须开展科学研究,否则,教学质量也会受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我国家畜解剖学的队伍十分弱小,又缺乏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张鹤宇组织从事解剖学工作的教师,翻译出版了日杰诺夫(Жедeнoв)著的《家畜解剖学概论》、(博格达舍夫)(Богдaшeв)著的《农畜的乳房》,田中宏、大泽竹次郎著的《马体解剖图》,谢逊(Sisson)等著的《家畜解剖学》。主编了《家畜解剖学》(全国农业高等院校试用教材上、下册)。这些译著和试用教材的出版,给全国从事家畜解剖学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教学资料,并为后期各高校编写家畜解剖学提供了蓝本。时至今日,这些教材和译著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抓好教材建设的同时, 张鹤宇积极开发新教具,把制做教学标本列入每年教学工作计划。他亲自动手制做了实验室第一具马的胸腔干制标本。在他的带动下,教研组全体齐上阵,先后制做出大量离体干制标本,整体(全牛、全马)干制标本,浸液池装和瓶装标本以及各种铸型标本。经过数年努力,到1966年,已建成初具规模的标本陈列室,基本满足了解剖学教学需要,提高了家畜形态学教学质量。 |
上一篇:中国“兽医扶贫先锋”名单
下一篇:陈化兰:科研攻坚 片刻不停歇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