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6-13 点击: 次 来源:安徽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作者:李雪松 - 小 + 大
4 有关思考 4.1 强化服务指导,创新管理模式 针对部分中小规模养殖场管理不规范、档案不健全、疫苗采购使用记录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建议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加大对试点场检查指导,督促养殖企业完善养殖档案和疫苗采购使用记录,规范使用疫苗,定期实施免疫效果评价,及时产地检疫申报。结合当前“互联网+”和农业大数据建设,建立“先打后补”管理系统,实现与“动物和动物产品产地检疫电子出证系统”有效对接。统一电子档案管理,实现“先打后补”申请、审核、相关证明材料上传以及在线核实等功能,有效降低企业申报成本和主管部门的管理成本,提高办事效率。 4.2 组织开展调研,调整补贴政策 针对部分地区和养殖企业反映“先打后补”疫苗采购价格与补贴价格、补贴数量与实际使用数量存在差距等问题,开展专项调研,适时调整补贴政策,细化补贴品种,提高补贴标准,缩小“先打后补”疫苗实际采购费用与补贴经费的差距,提高畜禽养殖场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3 突出重点,以点带面 根据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 年),结合当前开展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创建活动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重点在基础条件较好的种畜禽场、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大型养殖场开展“先打后补”试点。促进养殖场建立完善各项防疫制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通过以点带面开展示范带动,从而提高试点效果。 4.4 加大政策研究,适时调整强制免疫政策 当前我国养殖方式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规模养殖的比重已占主导。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散养户相比有大幅度提高。建议国家适时开展现行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政策调研评估,根据调研评估情况适时调整强制免疫政策,建立新形势下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财政补贴的新机制,进一步调动养殖者动物防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落实养殖者动物防疫的主体责任,最终实现养殖者自主免疫、自担风险的目标。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