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痢疾又称为羔羊梭菌性痢疾,俗名“红肠子”病。本病是由B型魏氏梭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混合感染引起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性毒血症,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本病主要危害7日龄内的羔羊,以2~3日龄羔羊发病最多,死亡率很高。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养羊业的发展。本文就几年来对羔羊痢疾病诊治归纳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病因 本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也可通过脐带或创伤感染而引起。病原微生物通过羔羊吮吸母乳或接触粪便,从而进入羔羊消化道,其在外界不良诱因的作用下,致使病菌在羔羊肠道内大量繁殖,并排出毒素而导致羔羊发病。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怀孕母羊营养不良、羔羊护理不当有密切相关,羔羊体质虚弱,出生羔羊脐带消毒不严,气候寒冷,羔羊受冻或哺乳不当,羊舍潮湿及卫生差等均是羔羊发病的诱因。 2、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1~2 d,多数突然发病,死亡时未见症状。病羔初期表现精神萎顿,畏寒,低头拱背,很少食乳或停止食乳,继而腹泻,粪便恶臭,严重者粪便带血或血便。排便时里急后重,不断鸣叫,病羔逐渐虚弱,卧地不起,昏迷、衰竭而死。有的病羔腹胀而不下痢,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四肢瘫软,呼吸急促,口吐白沫,体温下降,严重脱水,最后神志昏迷,角弓反张而死亡。病情严重者常在数小时内死亡。 3、病理剖检 剖检刚死亡的羔羊可观察到:尸体脱水严重,稀粪粘满了肛门周围、尾根及后肢。真胃内常有未被消化的凝乳块,胃黏膜水肿、充血,有出血点,小肠(尤其回肠)黏膜充血发红,常见有很多小溃疡病灶,其周围有出血环带,肠腔中的内容物呈血红色,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心包有积液,肺脏常有充血或瘀斑,其它内脏器官未见明显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