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本体论维度考察,各种知识同时如下4个主体层次之间以及在各主体内部不断地发生着相互转化。 1、员工层次。体现为个人的直觉、灵感、洞察力、信念、价值观和心智模式等,具有高度个体化、不易言传和模仿的特征;这类隐性知识存在于所有者的潜在素质中,与所有者的性格、个人经历、修养等因素有关,是个人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 2、群体(团队、部门)层次。群体中的个体由于彼此紧密的互动和直接沟通,通过模仿与练习、感悟和领会,形成彼此能够意会却不易言传的隐性知识。主要表现为群体所掌握的技艺、操作过程以及群体成员的默契、协作能力等。这里群体同时包含非正式的团体如兴趣小组、专业社团等。 3、企业层次。在对员工个体、群体和从企业外部获取的各种知识有效转化、整合和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表现企业文化、价值体系、企业惯例、共同远景,以及企业层次的诀窍、经验和协作能力等。 4、企业外部。通过交流与共享等方式从外部获取一些为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隐性知识,如“借用外脑”、引进关键智力人才、购买技术诀窍、交流管理经验和价值观念等。一般由企业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主要是由企业层次)所掌握,最终转化成为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五、具体措施: 1、建立鼓励知识共享,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企业文化。在这个文化中,应该体现如下思路。 1、1从以人为本到以能力为本。隐性知识必须能为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带来的帮助。我们首先鼓励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员工,协助他开发自身的隐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氛围,由文化驱动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例如,通过不定期召开小范围的员工交流会;鼓励不固定的员工协作关系;促成企业家庭式的信息交流气氛;鼓励员工非工作接触关系等具体方法,来创立开放、灵活、共享的环境,使员工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解决问题和共享知识。 1、2 信用原则。这是企业组织文化的基础,对企业发展有帮助的隐性知识一定会得到重奖,承诺一定会兑现,不管是对员工、客户还是供应商,都应该建立这样的“良性循环”。 1、3和谐、开放的心态。鼓励百花齐放,鼓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忌。在开放式的交谈中,开拓企业的视野和胸怀,培养隐性知识茁壮开花结果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