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1-0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我国动保行业的驱动因素和未来变革的主要方向,笔者认为动保行业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在于我国规模化养殖的加速推进及养殖企业(户)防疫意识的觉醒。预计未来我国动保产品市场规模将以年均20%左右的增速增长。未来变革主要是品质升级、工艺升级、营销模式升级。 动物疫苗销售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市场苗一片蓝海。笔者近期进行了一系列草根调研,主要调研了洛阳普莱科、青岛易邦、拜耳、温氏集团、招标机构及动物疫苗销售商,重点梳理了几个主要疫苗的特点、竞争格局、市场空间、技术壁垒等。笔者测算我国动物疫苗理论市场空间达240亿。根据规模化养殖企业防疫需求,笔者测算重要动物疫苗市场空间如下:口蹄疫苗(38亿)、猪蓝耳疫苗(13.5亿)、猪瘟疫苗(4.5亿)、猪圆环疫苗(11.5亿)、禽流感疫苗(22亿)、布鲁氏菌病疫苗(5亿)、仔猪腹泻疫苗(5亿)、伪狂犬疫苗(3亿)。 2014年将会是中国动物保健品市场继续高速增长的一年,继金宇集团之后,大华农、瑞普生物、天康生物和中牧股份等优秀动保企业加快研发步伐,将陆续向市场上推出了优质的猪蓝耳、猪瘟等市场疫苗,这些企业将推动动物保健品行业迈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品质升级:规模化养殖场需要优质可靠的疫苗 2012年我国生猪出栏量达到6.67亿头,生猪存栏量为4.44亿头。肉牛每年出栏数约5000万头,当前存栏量近1.38亿头;羊每年出栏数超过2亿头,2011年年底存栏量近2.8亿只;家禽类(鸡、鸭等)出栏数超过100亿羽,此外还养殖了大量的蛋禽和超过1100万头的奶牛,我国大量的畜禽存栏量、出栏量为动物疫苗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养殖规模化提升加速,这导致了畜群密度加大,流动频繁,为动物得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病和营养代谢等疾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造成动物发病率、死亡率的提高,生产性能下降。而兽药在降低畜禽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饲料利用率、促生长和改善产品品质方面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从行业的关联性来看,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将直接促进兽药消费量。 据笔者调研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疫苗费用占养殖成本在2.2%,如果是散养的话,疫苗的费用占整个养殖成本比例仅0.91%。随着规模化养殖量的提高和增加,对疫苗的用量将大幅增加。 据笔者草根调研家禽规模企业养殖情况来看,肉鸡一般养殖45天出栏,疫苗支出0.10元/羽,主要是新城疫疫苗+禽流感疫苗,兽药支出1元/羽,动保费用共支出在1.1元/羽;一般来说,鸡肉成本构成大体如下:10%鸡苗、65%饲料,5%疫苗药品,饲养成本(人工水电等)10%。加工费用10%。 我国现行的疫苗销售体系分为国家强制免疫计划所需疫病疫苗和非国家强制免疫计划用疫病疫苗。 国家强制免疫疫苗:农业部指定的生产企业只能将国家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销售给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符合条件的养殖场,不得向其他单位和个人销售;非国家强制市场疫苗: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可以将本企业生产的非国家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直接销售给使用者,也可以委托经销商销售。 近年来,随着中国养殖的规模化进程的加速,及各种重大疫情频发的现实,养殖企业中疫病防疫风险逐渐成为主要风险之一,一旦发生疫情,规模化养殖场所承担的损失很大:1、需要集体扑杀的量大,2、若发生疫情无法按时交货,将产生赔付违约金等损失。因此规模化养殖场需要优质、可靠的疫苗,而政府的招采疫苗质量一般,在抗原浓度、储存等方面无法满足规模化养殖场防疫需求,抗原含量下降,免疫效果打折或无效,疫苗质量难以保障,市场化疫苗渗透率将逐步提升。据兽药产业发展报告统计:2011年强制免疫疫苗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由2010年的68.47%,降低到2011年的67.04%,下降1.43个百分点,因此直销苗是蓝海市场。 |
上一篇:“二维码”对兽药行业的影响
下一篇:中国禽药2014年营销战略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