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2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商界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国产品牌奶源缺失 这个夏季,我国奶业“风暴”不断。发改委对6家外资乳企开出反垄断罚单;多个涉及奶粉行业的政策陆续出台;蒙牛114亿港元收购雅士利,成为中国奶粉业有史以来最大一笔收购案;新西兰恒天然公司自曝检出肉毒杆菌,国内多家企业受牵连…… 以这些“大事”为背景,部分品牌的乳制品价格悄悄涨了起来。而在这背后,是奶源严重缺失而导致的生奶价格不断上涨。 国外奶源成主导 中国乳制品行业应该是遭受信誉危机最多的行业,乳业的安全问题一直打击着中国消费者脆弱的信任度。近些年来,洋奶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一方面,国外对于乳制品的质量把控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消费者不正确的消费观念,认为越是价格高的奶粉,质量就会越好。 但是在今年,洋奶粉不断的曝出质量问题。八月初,新西兰恒天然“肉毒杆菌污染事件”,让消费者对于洋奶粉的信任也遭遇了危机。时隔不久,新西兰第二大乳制品公司Westland也曝出质量问题。接二连三的质量问题,不仅把新西兰这一乳制品大国推上了风口浪尖,更开始让我们国人以及相关部门反思,中国还有没有安全的奶粉。 目前,国内奶粉市场上,洋奶粉占有近八成的市场份额。洋奶粉遭遇质量问题,对于国内奶粉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这背后也凸显出了我国国产品牌奶粉的自身不足,而奶源的缺失则是最主要的原因。 奶源链条不完善 一场轩然大波,很容易让一记住一个生僻的化学名词。2008年,人们记住了三聚氰胺,2011年,人们又记住了黄曲霉毒素。不同的年份,不同的事件,但是追其究竟不难发现,奶源链条构建的弊端是引发这一系列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 从三聚氰胺风波中一路走来,公众不断重温类似的梦魇,中国的乳制品究竟为什么陷入这样的噩梦不能自拔。乳制品行业的急剧扩张,以及由此而来的奶源供应不足,不失为一种解读。 在这两次事件之中,乳制品行业在遭遇信任危机中纷纷选择将板子打向了源头供应。蒙牛宣称自建牧场占全部奶源供应的78%,远超34%的全国水平。即使如此,仍未避免危机的爆发。而且问题恰恰出在“奶源不明”的散养户身上。78%的自我供应尚且如此难保质量,34%的全行业平均水平岂非更加岌岌可危? 早在2004年首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上,国内牛奶加工链条的问题就已经暴露出来。从根本上讲就是奶源供给严重不足。过去了这么多年,类似的反思却鲜有人再次提及。当公众面对货架上五花八门的各类乳制品眼花缭乱之时,奶源供应这块短板实在是不能与之相匹配。 伴随着乳制品行业的急剧扩张,质量问题与信任危机大多与奶源供应如影随形。无论是“早产奶”、“回炉奶”、三聚氰胺,还是黄曲霉毒素,无一例外剑指最初的奶源供应。 蒙牛只是国内乳制品行业急剧扩张的一个缩影,相比起加强监管之类事后补救举措,构建奶源防火墙或许更是当务之急,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源头的失守意味着满盘皆输。飞速发展的乳制品企业,也不要忘了停下脚步等等“气喘吁吁”的奶源供应。 自供奶源成本高 三聚氰胺事件以前,国内奶牛多数以农户散养为主,然后由私人奶站收购散奶。私人奶站其实相当于收购鲜奶的中间人,奶农将鲜奶卖给中间人,他们再卖给乳企。这种供应链条存在着巨大的隐患,中间环节缺乏监管,导致乳企无法获知奶源的来历。 对乳企自建牧场之举,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奶类分析师宋亮认为,乳企直接把控奶源,可管控质量降低不少风险。但同时,乳企自建牧场不得不独立承担养殖的瘟疫等风险,成本也将更高。 目前国内奶原料行业仍面临奶牛产奶量相对偏低的限制。一头奶牛一般只有3—5年的黄金产奶期,养殖成本相当高,如果过了黄金时期,甚至连平常喂养的成本都不够。在美欧等地,一般一头奶牛平均年产奶量达8吨,在国内则只有4.5吨左右。只有少数一些气候条件好、技术领先的养殖场可达8吨左右,而相同的条件下,国外的优质牧场则可达到13吨。国内奶牛的单产水平与国外相差不少,除了气候的原因外,养殖技术、管理水平等与国外畜牧业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同时,对于部分乳制品的重要原料,国内乳企依然受制于人。以被完达山退货的乳铁蛋白为例,其生产工艺目前只有美国、爱尔兰、新西兰等10个国家掌握,国内企业不能生产,完全靠进口。“目前,国内除了伊利有较大规模的生产线生产乳清蛋白外,其它企业生产都只是不成规模的小打小闹。”完达山乳业副总经理余宁江说,“乳清蛋白是乳业产业链上,加工奶酪的副产品,而国内几乎没有奶酪产业链,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得靠进口。” 八月初,新西兰乳业遭受重创,国内不少乳企纷纷行动起来,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抬价。不管怎样,希望国内的乳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重新获取国内消费者的信任,让国人喝上真正的放心奶。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