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1-08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乌江流域中下游,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农业生产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持续期短,寒冷天气多为上年11月~次年1月,平均气温在2~8 ℃之间,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近年来,随着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的全面推进,山羊规模生产迅速发展。但是在饲养中由于不少规模养羊场(大户)缺乏专业技术和养羊经验,导致冬季羊群发病和死亡多,过冬羊群体质瘦弱,生产性能严重下降,给养羊户造成了重大损失。为发挥山羊规模生产效益,加快山羊产业化发展进程,笔者针对目前规模养羊场(大户)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境内自然生态和气候特点,探索总结出了提高山羊越冬成活率和生产性能的技术措施,为羊群越冬提供了安全保障。 1 抓好秋膘,增强羊群体质 秋季牧草籽实成熟饱满、营养价值高,是羊群增膘蓄能壮体的最佳时节。为此,进入秋季要抓住秋高气爽的天气进行充分放牧,做到早出晚归,每天保持放牧时间在8 h以上,以满足山羊营养需要,进入打霜期后放牧要晚出晚归,确保每只羊能吃好草、吃得饱。同时要利用秋收后庄稼地里丰富的散落粮食和杂草的放牧采食,这样能促使羊群尽快增膘壮实,为羊群安全过冬奠定了良好基础。 2 备足草料,保证羊群营养需要 山羊是草食动物,以食草为主。然而,冬季牧草枯萎匮乏、生物量少、营养价值低,可见,仅凭放牧永远不能满足山羊营养需要。这期间如果草料供应不足,羊体况会迅速下降,怀孕母羊胎儿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甚至造成流产。因此,备足草料,合理补饲至关重要,各养羊户除按饲养规模种植一定面积的高产优质牧草外,还要利用夏秋季节青草茂盛期收集贮足青草、树叶、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通过采取青贮、氨化和生物微贮等技术处理,以提高其利用效率,解决冬季草料匮乏问题。每只羊平均贮存各类草料350 kg,其中粗饲料150 kg,青贮料150 kg,精饲料50 kg。饲喂时要注意精、粗饲料合理搭配,保持草料清洁卫生,力求做到草料多样化、适口性好,保证营养全面,增强羊群体质。 3 适时出栏,合理调整越冬羊群 冬季气温低、饲草贫乏,羊群能否安全越冬一直是广大养羊场(大户)面临的重大难题。为此,建议各养羊产应在每年的夏秋季节要及时对整个羊群进行1次全面检查,经选择凡不符合种用或己失去种用价值的山羊个体,要作为商品羊,利用秋季放牧和集中育肥,在入冬前,根据自身生产需要,结合草料贮备能力,及时出栏育肥商品羊,合理确定越冬羊群规模,严格实行以草定畜,保持草畜平衡。这样既增加了养羊收入,又缓解了冬季草地压力,同时还可避免羊群越冬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失。对选留的越冬羊群要根据年龄、性别、体况等进行合理组群,并给予不同的放牧和补饲管理。公羊、母羊(怀孕后期、临产期和哺乳前期)和羔羊要实行分圈饲养,以便管理,初生羔羊经过一段时间哺乳和适度训练后要单独组群,由专人护理,实行就近放牧,不能随群远牧,归牧后进入羔羊保肓舍,不可与成年羊群同圈饲养,确保羔羊成活率。 4 检修羊舍,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羊舍是山羊规模生产的基础条件和生活环境,饲养环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山羊生产性能的发挥,为此,要根据山羊的生物学特性创造一个舒适的栖息和生活环境,保证山羊正常生长发育。 4.1 做到防寒保暖 进入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变冷,为了御寒山羊营养需求量增大。在低温条件下,不仅严重影响山羊的采食摄入量、转化率、增重和生产性能,而且还能导致羊群发病和死亡。为此,在入冬前要全面检查,修补羊舍漏洞及缝隙,防止贼风侵袭和雨雪飘入舍内,做到舍内不进风、不漏雨、不潮湿,保证舍内温度在15~18 ℃之间,减少山羊体能消耗。寒冷天气应加厚垫草,这样就可避免羊群受凉,防止感冒,羊群过冬也就有了保障。 4.2 保持舍内清洁干燥 冬季寒冷,羊舍内饲养密度相对较大,不能对羊群实行“采食、饮水、休息、排粪便”四定位生活方式管理,致使羊只在舍内随意排泄粪便,造成舍内潮湿脏乱,这样会抑制山羊体内水分代谢,同时也造成山羊大量体热散发,促使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繁殖,从而引发疾病发生。因此,要做到每天坚持清扫羊舍,及时消除舍内残留物、粪便及污物等进行生物热处理,保持羊舍内清洁卫生、干燥温暖,此外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勤换垫草,选择的垫草应柔软、不能过分干燥,否则,会因尘埃增多而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眼疾病。 |
上一篇:羔羊育肥的关键技术
下一篇:奶牛跛行的环境因素及改进措施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