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预防兽医 > 文章

新型猪瘟疫苗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时间:2010-05-16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猪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杆状病毒(Baculovirus)系昆虫病毒,能够在宿主细胞内产生大量的蛋白晶状体——多角体蛋白。这些蛋白覆盖并保护着核体内的病毒粒子。该蛋白的表达受多角蛋白启动子调控。通过痘苗病毒等在细胞内表达的外源性病毒蛋白,经提纯后对动物也具有一定的免疫源性。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可高水平表达外源蛋白,昆虫细胞对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转过程与哺乳动物类似,所表达的蛋白“仿真”程度较高,已成为众多亚单位疫苗研究的工具。亚单位疫苗具有安全、稳定、可规模化生产等优点,同时又可根据流行毒株的变化更换合适的CSFV E2 基因,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3 CSFV活载体重组疫苗 某些病毒基因组的某一核苷酸序列,将其切除、突变或在该区域内插入外源性基因片段后,均不影响病毒的复制,是病毒的复制非必需区。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以将该复制非必需区克隆出来,体外改造后再将导源性病毒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及启动子调控序列等插入其中,通过体内同源重组技术获得重组病毒,利用该重组病毒接种动物,不仅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异源性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而且在采用宿主特异性载体病毒时,能够使宿主获得针对载体病毒株的免疫力。如果在载体病毒中同时插入多个异源性病毒的保护性抗原基因还可以达到一针防多病的目的。
  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基因组为一线性DNA分子,约150kb,外源基因可稳定地插入其DNA。将与PRV毒性相关的糖蛋白I(gI)和胸苷激酶(TK)基因灭活,使PRV弱毒化,从而成为发展亚单位重组疫苗的一个较理想载体。将CSFV E2基因克隆到该病毒活载体上,即可获得对伪狂犬病和猪瘟的双重保护。Moormann等于1996年拼接出C-株感染性全长cDNA,用强毒E2基因取代原有E2基因,构建出了猪瘟杂交病毒。这一技术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弱毒疫苗研究程式,并且在研究猪瘟病毒的基因功能和感染、复制、免疫机理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用于表达外源性病毒蛋白的载体包括PRV、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和小RNA病毒等。以无致病力或低毒力的活病毒为载体,将猪瘟病毒E2基因与之重组研制出的基因重组疫苗免疫动物后,可对2种病毒产生良好的保护力。但是,目前对此类疫苗的安全性和实用价值还有争议,因为人类至今还不了解病毒的自然发生及变异机理,也就无法控制这“人造”病毒的未来走向,一旦将该病毒放入自然界中,重组疫苗载体株与其他弱毒性突变株,有可能改变其生物学特征,衍变出对人、兽有害的病毒变种。另外,利用较为普遍的病毒作为活载体所获得的CSFV活载体重组疫苗对于活载体相应病毒感染或已免疫的动物不能产生保护力。2.4 SCFV DNA 疫苗 DNA疫苗是指注入动物体内后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组表达质粒。以配有原核复制元件和真核表达调控元件的质粒载体,将免疫原基因插入该质粒中,用裸DNA接种动物可产生免疫保护。在保证该重组子在注射动物后不会发生散播,即不具有传染性的同时,该重组子在动物体内对细胞的传染率及在细胞内的表达水平将影响该疫苗的免疫效力。
  DNA疫苗是近年发现并形成的一种新疫苗,已有许多用该技术将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蛋白基因与载体重组,注射动物后成功产生活性蛋白的例子。Yu等Hammond等和Andrew等分别构建了CSFV E2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并且证明它对猪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重组DNA可通过发酵培养方式大量制备,又具有相对较好的稳定性,并且大容量的质粒还可同时容纳多种病毒的免疫原基因。DNA疫苗免疫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在同一时间,通过质粒携带的编码不同病毒抗原的基因进行免疫。若同时将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插在质粒上,不但可以提高免疫反应,而且可以使反应从Th1向Th2型过渡。这样通过使用合适的启动子、细胞因子和适当的载体,不但可以产生终身免疫,同时还可以调控免疫反应的类型。另外,DNA疫苗还可有效排除母源抗体的干扰。核酸疫苗虽起步较晚,但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如果核酸疫苗潜在的安全性和接种方法能够得到解决和改进,那么,CSFV核酸疫苗会为猪瘟疫苗研究领域注入新的活力。2.5 SCFV全长感染性cDNA标记疫苗 标记疫苗是在分子水平上,将具有选择性标记的基因克隆到致弱病毒全长cDNA中,经过检测,可以区分抗体来自于自然感染还是标记疫苗免疫,从而鉴别出感染猪群和免疫猪群。标记疫苗的开发有可能成为猪瘟疫苗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1998年Moser等将编码细胞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hloramphenicol acetyl transferase,CAT)基因插入到Alfort/187株全长cDNA克隆pA187-1的Npro二者的酶活性。插入病毒的CAT基因在病毒传过10代后依然保持稳定。2000年de Smit等利用中国C-株的基因组DNA拷贝构建了2个重组CSFV(Flc2,Flc3)。试验表明,重组病毒在兔和猪中保留了父代C-株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原性。C-株全长cDNA可作为基质以开发活的重组CSFV标记疫苗。
  CSFV全长感染性cDNA标记疫苗,可有效地区别自然感染猪群与免疫猪群,是建立快速、准确的CSFV诊断试剂盒的基础;同时,CSFV C-株全长感染性cDNA标记疫苗的研制和开发,有望为我国C-株弱毒疫苗在西欧等国的推广铺平道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不远的将来新型猪瘟疫苗将会陆续诞生,随之它对养猪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保护作用。

上一篇:宠物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及其疫苗研究展望

下一篇:蓝耳病疫苗免疫问题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