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的改善将对猪价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地区的消费需求可能会因元旦节庆或可能的寒潮天气等因素影响而有所提振。同时,生猪生长速度放缓,出栏时间适度延长,市场供应压力有望得到一定缓解。然而,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仍有上行趋势,市场整体供需格局趋于宽松,供过于求的基本面短期内难以改变。规模猪场和集团在生猪养殖成本上有较大优势,盈利周期有望继续保持,但对中小散户而言,供应压力带来的利润缩小影响更为严重。综合来看,猪价跌幅有望逐步收窄,但总体仍将在偏弱背景下保持相对高企状态。 六、年底前猪价反弹乏力原因 (一)需求未超预期增加 如果需求没有超预期的增加,年底前猪价反弹乏力。当前市场中,生猪需求确实未出现明显的超预期增长态势。一方面,从消费端来看,受经济环境、消费者购买力变化以及健康饮食观念普及等因素影响,猪肉消费需求有所下降。普通百姓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购买力大幅度下降,重点解决温饱问题,尽量减少肉食品的消费量,社会购买力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猪肉的消费。同时,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消费者对高蛋白、低脂肪食品的需求增加,近几年猪肉品质的下降也是引起消费者减少猪肉消费的原因之一。现在各个养殖场饲养的生猪品种绝大多数是国外的瘦肉型猪,且终生使用配合饲料,没有喂青绿饲料,这种猪肉品质比较差,并且有一股腥臭味,许多消费者转为消费牛羊肉、鸡肉和水产品,减少了猪肉的消费量。猪肉消费比例逐年下降,根据有关资料,现在的猪肉消费占比显著下降,从 2010 年的 64.2% 降至 2023 年的 57.9%。 另一方面,当前市场猪肉价格逢节就下降已经形成了规律,虽然养殖户将猪价回升的希望寄托在中秋节和国庆节,但今年两节猪价不是回升而是继续回落。目前来看,即使临近年底,消费需求虽有波动但整体平稳,并没有出现超预期的增长。例如,入冬以来,气温异常偏暖,虽有冷空气活动但降温并不彻底,猪肉消费缺乏增量。尤其是南方多地在腌腊旺季气温依然偏暖,腌腊难以集中兑现,下游市场猪肉购销积极性一般,消费增量难以覆盖生猪供应增速。 (二)生猪供应同比增加 23 年 4 - 9 月份全国新生仔猪量同比增长 5.9%,意味着春节前生猪供给将同比增加,限制猪价上涨。 首先,母猪饲养量过大,从 2018 年年底发生非洲猪瘟以后,为了减少感染疫病和降低生产成本,各个养殖场都养殖有供应本场仔猪的母猪,而且有为数众多的专门以繁殖仔猪为主的养殖场,母猪存栏长期维持在 4200 万头以上。每头母猪平均年提供育肥仔猪 22 头,一年的饲养量就超过 9.3 亿头生猪。虽然在去年就已经实施减能,今年年初存栏母猪暂时减少到 3900 万头左右,但是今年端午节后生猪价格的上涨,出栏母猪又很快得到了恢复。长期以来存栏母猪超饱和,导致生猪价格上涨无力。 其次,临近年关,各大养猪上市企业为了完成年度出栏目标,往往会选择在年底前集中出栏。例如牧原股份、新希望等企业在 12 月的出栏肥猪数创历史新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降低了出栏重。同时,年关将至,前期压栏生猪也会在年前集中出栏,使得市场上猪肉供应充足。天气转冷后,生猪生长速度加快,出栏体重普遍增加,如正邦科技、金新农等企业的商品猪出栏均重从下半年开始呈现一路走低的形势,但整体出栏体重仍有所增加,进一步加大了市场供应压力。 此外,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仍有上行趋势,市场整体供需格局趋于宽松,供过于求的基本面短期内难以改变。规模猪场和集团在生猪养殖成本上有较大优势,盈利周期有望继续保持,但对中小散户而言,供应压力带来的利润缩小影响更为严重。23 年 4 - 9 月份全国新生仔猪量同比增长 5.9%,按照 6 个月的育肥周期计算,正好对应秋冬消费旺季,市场供需匹配度比较好,但也意味着春节前生猪供给将同比增加,限制猪价上涨。 |
下一篇:玉米市场未来走势预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