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工作37年了。”一走进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鲍国连便笑着“自报家门”。眼前这位西装革履、儒雅温和的浙江省特级专家,让人很难和传统观念里“粗犷”的兽医形象联系在一起。 坐下来第一句话,鲍国连就说自己是个“浑身泥土味”的人——从金华兰溪农村走出,37年间,他养过猪、治过鸭、育过兔,一直从事着畜禽传染病防治技术和健康养殖技术等研究工作。 “至今,我都很庆幸当时的选择。”从最初踏进畜牧业的“小鲍”,到农民口中的“鲍老师”,再到学生眼里的“六边形战士”,回首职业生涯,鲍国连认定:“搞科研工作,一定要双脚沾上泥,才觉得稳当。” 科研成果从一线来,又反哺到农业生产,对我来说,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 星星之火的起点,要追溯到少年鲍国连的经历。 “我出生在兰溪的农村,从小就和猪、兔、鸡、羊等畜禽打交道,对它们有一种特殊感情。”鲍国连回忆说,当时,方圆几个自然村里,只有一对兽医夫妇,畜禽有啥病村民都去找他们。 9岁那年的一个深夜,鲍国连发现家里一只羊吃高粱叶中毒了,上小学的他摸黑跑去请兽医。然而等兽医到家时,羊已经死了。“农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畜禽,就指望着卖出去赚点辛苦钱。”那一天,鲍国连觉得父亲的皱纹都深了几道。也是从这一天起,鲍国连认定了做兽医的目标。 大学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把兽医专业选为第一志愿,并顺利进入浙江农业大学牧医系学习。毕业后鲍国连的第一个工作地点是猪场。“这是我们研究所的规定,新人进所,都要下基层一年。”办公室在猪场里,隔壁就是猪舍,对于农村出身的他来说,是“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忙碌的养殖;陌生的,是“真正干上兽医,才发现这份工作比我想象的难度更大”。 畜牧业的风险,在于防病控病难。尤其是遇上传染性疾病,对于养殖户来说往往是“灭顶之灾”。时隔30多年,鲍国连依然对一场特殊的“鸭病”记忆犹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杭州笕桥镇、丁桥镇一带遍布养鸭大户。有一天,他接到鸭场老板电话:“小鲍,鸭子几天内大批死亡,你快来看看!”踩着自行车飞奔到鸭场,望着成群的死鸭,鲍国连意识到,暴发传染病了!“不少鸭农都急哭了,如果不及时遏制发病势头,他们要赔得倾家荡产了!”鲍国连马上带着6只病死鸭苗回实验室解剖,证明是细菌感染,“我当时怀疑是巴氏杆菌,但实验结果并非如此。”猜想落空,年轻的鲍国连没有放弃。他一边没日没夜地反复实验,一遍翻阅大量文献资料,终于找到了“鸭病”的致病源头: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传染性浆膜炎,这是一个新病,也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三大传染病之一。 之后8年间,鲍国连从这场“鸭病”出发,带领团队围绕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和鸭病毒性肝炎三大传染病系统研究,探明了这几种疾病的主要病原特性,建立快速诊断方法。“原来这3种传染病的诊断需要5天到7天,现在半天就能出结果。”同时,团队还研制出了高效的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列入省防疫计划,与企业合作研制的主治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高效中兽药“肝毒宁”,在省内30多个县市及江苏等地推广应用。 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鲍国连凭借“鸭三大传染病病原特性及防治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得了201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科研成果从一线来,又反哺到农业生产,对我来说,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鲍国连笑了笑,仿佛又触碰到了那一年夏天的阳光。 24年间,从曾经想“引进来”到如今“走出去”,是科研团队勇攀高峰、不断前行的实证 翻开鲍国连的职业履历,会发现,兔子占了“半壁江山”。 兔产业是我国特色畜牧业,浙江养兔又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2008年起,鲍国连被聘为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不同于给鸭类治病,在兔业研究上,针对省内外兔产业发展中品种退化严重等情况,选育良种成为重要研究方向。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