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篇

闫恒普:如何应对养猪产业巨变?

日期:04-25 作者:王涛- 小 + 大

养猪行业发生了什么?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14年,养猪模式从开始的规模化,到标准化,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十分迅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015—2017年,由于养猪业飞速发展,对环境污染产生了负面影响。于是国家从环保方面,将养殖产业分成了四个区——发展区、潜力区、禁养限养区、适养区,像福建、广东、广西、上海,北京、天津等人口密集区,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经济发达地区属于禁养限养区。当时出现了“南猪北养、东猪西进”的区域格局,重塑了养猪区域布局。这种局面到2018年开始改变,当时因为保供复产,限养区高消费区又被允许发展养猪。

养猪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养猪行业涉及到了17个学科,建筑学,机械制造,大数据云计划,自动化机械化等。另外,大量的资本进入,催生了很多养猪产业集团,一些房地产企业,尤其是饲料行业转行养猪的非常多。至此,中国养猪产业分了三个等级,一个是上市集团,上市公司,一个是企业性的,最后一个是农场式的。十几家养猪上市集团公司产能占总产能约10%,小散户逐渐减少。虽然我们国家是养猪大国,也是消费猪肉大国,但是消费也是有上限的。根据产量和销量的关系,大户增加,小户肯定得减少。虽然小散户也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现代化还没有实现,所以很难和大企业进行抗衡。

其实我国猪的品种、饲料营养、环境控制、养殖技术、基础建设等都赶上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美中不足就是疫病防控还没有真正解决。养猪是一个系统工程,新病在增加,旧病还复发。所以养猪最大的难题还是保健,健康养殖和疾病控制这个问题。其实每一次波动周期都是由疾病引起,人为干预导致的。比如2008年蓝耳病的大面积暴发,2018年非洲猪瘟,可以说颠覆了整个养猪业,导致养猪业重新洗牌。所以我们国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难题,就是“疫病防控”。

由于主观、客观原因(疫病+人为)养猪产业市场形成了供求“循环周期”。从我17年的记载,每一次的波动,它的先决条件就是疫病。疾病导致供应减少,供不应求,价格暴涨,大量的资金投入。之后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一部分企业 在退出。之后再往复。几乎是四年一个周期。一年赔一年赚,一年不赔不赚。我们用一个时间线来表示:

2014年赔钱;

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一年赚钱;

2017年不赔不赚;

2018年赔钱。因为突然暴发了非洲猪瘟,加速了猪价的下降,最便宜已经到了3块多钱一斤;

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赚钱;

2021年下半年猪价开始下降。

在这其中,2020年价格为什么那么高。究其原因,是一部分三元的育肥母猪的三元商品留做母猪饲养,没有上市,进一步减少了市场供应,所以加速了猪肉的短缺,加速了猪肉价格的暴涨。

2021年猪价之所以下降,则是因为产能释放,出现了供大于求。2021年到现在,大量的三元母猪开始淘汰,降产能,把本来能产猪的母猪也进行了屠宰。再加上疫情的影响,所以价格下降幅度非常大。

另外,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逐渐淡化。2014年猪肉消费能占到65%,现在正在逐年下降。

养猪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农民养殖业,而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微利行业。

养猪业正在发生什么?

1、众所周知,现在非洲猪瘟等疫情已经常态化,再加下生猪价格处在低位运行,全行业亏损。可以说是“疫病和市场”两大风险同时存在,给养猪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现在生猪的成本已经超过了百姓接受的价格。历史告诉我们,百姓接受猪肉的价格约在10元/斤,现在很多大集团成本已经超过了10块钱。出现这种情况后,无非是两种结果,一种是抬高猪肉售价,让消费者买单。如果售价高到难以承受,消费者就会改食其它肉类产品。另外一种就是倒逼养猪业赔钱承担。

上一篇:多家猪企倒闭退出的背后

下一篇:一家猪企的哀嚎与自我救赎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