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02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张园园 崔傲然 - 小 + 大
四、讨论与建议 兽用抗菌药有序减量的本质是“择优使用”,即在不影响生猪养殖必要的疫病预防和治疗基础上,依据药物特性、用药环境以及作用效果做出用药决策。当前,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是在政策规制、技术改进、服务提升和监督评价等复杂因素发展变化过程中逐步推进的,涉及畜禽养殖场户、兽医、兽药企业、消费者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等众多主体。整体而言,兽用抗菌药减量应从投入总量控制和投入结构调整2个角度明确减量路径。首先,在基于投入总量的兽用抗菌药减量过程中,要科学回答投入总量是多少,鉴于研究条件限制,难以有效规避数据偏差、指标量化主观以及药品品类繁多等弊端,用药总量的精确测算仍明显欠缺。本研究基于实地调研数据进行了一次有益尝试。其次,在基于投入结构调整的兽用抗菌药有序减量过程中,兽用抗菌药精准投入和中兽药替代是最关键的环节。通过改良用药方式、升级用药机械、规范用药操作等方式逐步提升精准用药程度,如前文提到的优先减少疗效不佳、轻症疫病的过度预防用药和优先减少促生长类兽用抗菌药使用量,都是精准用药的表现。在中兽药替代过程中,质量标准不统一、研发能力不足、药材原料成本较高等制约因素仍比较多,未来如何大力发展中兽药产品,切实发挥其毒副作用小、无药物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对生态环境无污染等优点,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被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兽用抗菌药减量的新阶段。本研究首先理论阐述了兽用抗菌药有序减量的依据,然后基于实地调查数据构建损害控制模型测度了兽用抗菌药的最优使用量,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生猪养殖过程中兽用抗菌药的用药种类和用药结构,最后提出了兽用抗菌药有序减量路径。研究结论有: 1)兽用抗菌药减量符合生猪养殖主体利润最大化的根本诉求,是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由于生猪疫病的危害程度不同、兽用抗菌药的功能差异以及兽用抗菌药的药物替代选择,应开展兽用抗菌药有序减量。 2)当前受访企业兽用抗菌药投入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0,最优使用量为9.53元/头,超量使用7.21元/头,且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与磺胺类兽用抗菌药使用占比较高,促生长类兽用抗菌药和广谱抗菌药使用较为普遍。 3)兽用抗菌药有序减量应优先减少疗效不佳、轻症疫病的过度保健用药,应优先减少促生长类兽用抗菌药使用量,应优先减少可以中药替代的兽用抗菌药使用量。 根据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利益相关主体的兽药减量能力。兽用抗菌药减量涉及兽药企业、兽医、养殖场户等诸多利益相关主体,应从政策宣传、示范案例、考核评估等方面开展教育培训,提升相关主体的兽用抗菌药减量意识和能力。例如,常见病的兽药选择、耐药性问题等知识的培训,有助于改善养殖主体的用药操作,保障用药效果,进而推进其兽用抗菌药减量。 二是完善产业政策,加快生猪产业链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实际上伴随着对产业链相关行业的改造升级,政府应着眼于行业绿色转型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比如,通过提高兽药研发补贴引导兽药企业开展低毒高效、休药期短、低残留的新产品研发,并推动中兽药产业振兴;持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猪养殖,切实提升养殖场户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等;有序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的生态补偿,引导兽医、养殖场户积极参与减量;推进减量标签的产品认证,通过终端销售倒逼产业链绿色转型。 三是强化政策落实,加大兽用抗菌药使用风险点的监测力度。继续开展当前兽用抗菌药使用的现状摸排,从休药期、药物残留等技术和管理等角度进一步厘清兽用抗菌药减量标准;加强对兽药生产、兽医处方、养殖场户用药、药残监测等风险点的监督监测,有条件地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的评级和奖惩;运用质量追溯搭建兽用抗菌药减量的长效倒逼机制,动态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 |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