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5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杂志 作者:朱静,李婷婷 - 小 + 大
2 我国鸽、鹌鹑及特禽产业面临的问题 2.1 品种退化普遍存在,良种繁育体系亟待加强我国鸽、鹌鹑及特禽大部分品种的选种、育种工作缺失,无法形成完整规范的系谱;同时专业的育种场严重匮乏,稍具规模的养殖场以自繁留种为主,种质开发力度不够,饲养企业缺乏专业的育种人才。国内育种企业、专家虽开展鸽、鹌鹑等的品种选育工作,但与蛋鸡、肉鸡相比,鸽、鹌鹑等品种资源有限,且挖掘、评价较少。 2.2 饲料营养标准缺乏 目前鸽、鹌鹑及特禽大部分品种的营养需要量仍无标准饲料配方,大多是根据经验配制,或直接参照鸡和鸭的营养需要量。近年来虽已开展肉鸽粗蛋白、代谢能、氨基酸、钙和磷需要量及蛋用鹌鹑和黑番鸭代谢能、蛋白质等的研究,但合理性和精准性有待提高。另外,肉鸽饲料还需要保健砂作为矿物质饲料辅以维持自身对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需求,更为肉鸽营养需要量的研究加大难度。 2.3 疫病防控研究滞后,主要疾病专用疫苗匮乏目前发现鸡白痢沙门氏菌、H9N2亚型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球虫、禽腺病毒等均能感染鸽、鹌鹑及特禽; 此外,尚有一些特有传染病,如鸽毛滴虫、雉鸡大理石皮病、鹌鹑溃疡性肠炎等。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立项研究,除鸽新城疫疫苗正在进行新兽药注册外,其余疾病尚无专用的疫苗,一些疾病现阶段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治主要参考鸡、鸭。 2.4 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机械化、自动化研发高投入与市场需求较少制约着专业研发企业投入,虽然近年来鸽、鹌鹑及番鸭、鹧鸪等特禽探索自动饲喂,但设备在养殖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自动落料食槽饲喂装置由于长时间在食槽内存储饲料,会导致饲料发霉,同时自动喂料机故障率也较高,养殖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仍未解决大量耗费人工这一问题等。 2.5 产品深加工技术亟待创新 鸽、鹌鹑及特禽产品消费以冰鲜鸽、活鸽、活特禽及鲜蛋为主,肉鸽、鹌鹑和鹌鹑蛋等烹饪方法虽有煮、炸、烤等,但相对于其他禽类制品加工而言,加工方法较为单一,目前市场上虽涌现了以乳鸽、鹌鹑蛋等为主要原料进行初加工或深加工的半成品、再制品等,但分割食品、休闲食品及深加工食品等缺乏,无法满足当前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另外,缺乏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2.6 缺少有价值的统计数据 数据准确性不高会造成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宏观管理部门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存 在盲目性,不利于行业的整体规划和布局。此外,数据统计仍停留在较浅层面,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基础数据,导致分析、预测准确度不高。 3 我国鸽、鹌鹑及特禽产业发展对策 3.1 总体规划布局,政策引领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鉴于鸽、鹌鹑及特禽产业的养殖正在由传统的资源优势向现代化 技术、资本优势转变,未来产业布局鸽、鹌鹑及特禽企业一方面要选择接近市场消费的地区,另一方面选择产业资本、技术的优势地区,或者产业规模集聚、产业链条完善的地区,与此同时,要考虑区域产业发展的经营效益问题。 《畜牧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支持建立与特禽养殖业发展相适应的养殖体系,相关部门在加速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应帮助养殖户融入市场、推广新的品种技术、拉动产业链条、实现多层次增值,建立多元化、多渠道鸽、鹌鹑及特禽产业投入机制,加强对鸽、鹌鹑及特禽良种繁育体系、产品加工流通体系、疫病防疫体系和养殖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行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备技术力量。 3.2 加强特禽及鸽、鹌鹑遗传资源挖掘与利用,推动品种(配套系)培育创新与品质提优一是对现有鸽、鹌鹑及特禽种业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完善良种繁育体系; 二是开展种质资源调查,挖掘种质资源,利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三是加大科研投入,促使科研院所积极参与鸽、鹌鹑及特禽品种或配套系培育,并充分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立健全鸽、鹌鹑及特禽育种与评价体系。 |
上一篇:海南探索文昌鸡养殖发展新模式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