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5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李丽颖 - 小 + 大
【编者按】当前我国需要什么样的兽医人才?兽医人才的供给能不能满足需求?如何更好地培养兽医人才?如何留住人才?针对相关话题,中国畜牧兽医报记者邀请到沈建忠、王春璈、樊宏亮、刘静娴四位业内专家围绕其展开分析与研讨。 兽医的职责不仅仅是给动物看病,更要重点关注传染病,尤其是人兽共患传染病的防控。而做好这些任务,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非常重要。 主持人: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兽医人才的供给是否能满足奶业发展的需求?作为奶牛健康的守护者,兽医人才在奶业发展中担负着怎样的责任? 沈建忠:全球重要人兽共患病有200余种,近年来人类75%以上的新发传染病病原均源于动物,因此动物源头的防控很重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全面加强畜间人兽共患病源头防控,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规划(2022—2030年)》。人兽共患病、微生物耐药、食品安全等都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们一定要去重视它,从源头把关,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这也是兽医的主要任务之一。兽医的职责不仅仅是给动物看病,更要重点关注传染病,尤其是人兽共患传染病的防控,为保障百姓天天吃的肉、蛋、奶、水产品的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做好这些任务,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非常重要。 王春璈:我国养殖规模万头牧场中的兽医人员编制一般在15人左右,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仅有1—3人,其他都是专业知识有限的当地就业人员。同时,专科学历的临床兽医具有一定的兽医基础理论知识,但不能满足规模养殖场奶牛疾病的诊断与防控需求,需要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和提高。当前不同规模牧场的兽医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上有较大的差异。从兽医人才供给质量来看,部分牧场尚存在兽医人才技术水平与职业需求不匹配的情况。部分牧场兽医临床人员的兽医外科理论与外科基本功不强,不能全面开展奶牛疾病的诊疗工作,不能很好地运用病理剖检技术诊断奶牛疾病;多数牧场临床兽医缺乏奶牛传染性疾病与寄生虫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控经验,不能正确解读化验报告;许多临床兽医缺乏犊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能力。 樊宏亮:优然牧业目前在全国运营了75座牧场,奶牛存栏近45万头,是全球最大的原料奶供应商,自主开发的智慧牧场管理系统可实时掌握奶牛的产奶量、采食量、运动量和发情等情况,并在奶牛每次挤奶时进行一次大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自动形成“任务单”,及时推送给牧场负责奶牛保健的兽医人员。在牧业快速发展和新建牧场数量不断增加的需求下,我们对兽医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断提高。一方面牧场本身需要配置兽医,另一方面牧场全维度的综合管理也离不开兽医的技术服务支持。由于兽医培养需要多年的岗位经验积累和系统性的培训,培养时间长、专业性强。因此,成熟型兽医还相对比较紧缺。但受传统思想、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现阶段从事兽医行业的人较少,行业内人才竞争激烈,人才流动性较大。 刘静娴:人才是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础,兽医人才是保障动物健康和产品质量的卫士,他们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疾病预防计划,进行疫苗接种、疾病筛查、检疫措施和卫生管理等,有效减少疾病在奶牛群中的传播,确保奶牛的健康状况良好,从而为奶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当前我国兽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奶业发展需求。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地区,兽医人才的缺乏导致奶牛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兽医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兽医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兽医人才供需平衡,为牧业、奶业发展注入更多动力,为保障动物健康和产品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主持人:怎样的兽医人才是我国当前所需要的?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樊宏亮:奶牛疾病是制约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兽医是奶牛健康的守护者、牧场异常生产数据的警示员,在牧场管理中发挥多重作用:一是重大疫病判断以及免疫流程的计划和执行;二是奶牛健康隐患警示;三是常规疾病发现、诊断及治疗。其重要工作包括疾病的预防、牧场异常生产状况的预警和奶牛疾病的诊断、治疗。这要求兽医必须具备生产数据分析、奶牛疾病预防和揭发、重大疾病诊断治疗等综合能力。随着行业发展,行业对兽医岗位的要求不再只停留在专业技能层面,管理型技术人才更是牧场的迫切需要。当前,大部分兽医具备一定的学历,理论知识储备较为丰富,但缺少长期的一线实践操作经验,这就要求牧场或牧业公司在兽医的培养过程中,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搭建兽医人才培养体系。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