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8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张仲琨 - 小 + 大
猪圆环病毒病在猪场中的发病率很高,对仔猪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其中的2型,可以造成断奶仔猪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但常容易被忽视的是2型猪圆环病毒可以造成母猪的繁殖障碍,有时候表面没有临床症状,但影响其繁殖性能,这样就给猪场造成较为沉重的打击,影响非常巨大,因此,要在猪场严防该病的携带和感染。 1、病原简介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一种小型非包膜病毒,属于环状病毒科的猪圆环病毒属的病毒。PCV2的病毒颗粒直径约为17~22 nm,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形态。病毒颗粒由两个主要的结构蛋白组成,即Cap蛋白和Rep蛋白。Cap蛋白是PCV2的外壳蛋白,也被称为主要壳蛋白,它是由病毒基因组的ORF2编码的,具有约27 kDa的分子量。Cap蛋白在病毒颗粒的表面形成多面体结构,起到保护病毒基因组的作用。Rep蛋白是PCV2的复制蛋白,也被称为复制相关蛋白。它是由病毒基因组的ORF1编码的,具有约36 kDa的分子量,Rep蛋白在病毒颗粒内部起到调控病毒复制和转录的作用。除了这两个主要的结构蛋白外,PCV2的病毒颗粒中还含有其他辅助蛋白和病毒基因组的环状DNA。这些蛋白和DNA组成了完整的PCV2病毒颗粒的结构。 猪圆环病毒有四个主要的亚型,即猪圆环病毒1型(PCV1)、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和猪圆环病毒4型(PCV4)。PCV1通常不引起猪的发病。本文将重点介绍猪圆环病毒2型。 猪圆环病毒2型具有一定的环境抵抗力。它在环境中相对稳定,能够在温度为56℃的条件下存活至少30 min,而在4℃下能够存活数月。病毒对常见的消毒剂如氯己定、酒精和过氧化氢等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2、流行情况 PCV2的传染源主要包括患病猪、带毒猪、病毒携带者以及环境中存在的病毒颗粒。患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它们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已经开始排放大量的病毒颗粒,通过呼吸道、粪便、尿液和分泌物等途径释放到环境中。带毒猪是指携带PCV2病毒但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个体,它们也可以成为传播病毒的来源。此外,病毒携带者是指在感染后长期携带PCV2病毒的个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病毒的持续传播源。环境中的病毒颗粒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水源、器械和人员等途径传播给猪群。PCV2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水平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经呼吸道传播和通过精液传播等途径。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毒通过猪与猪之间的直接接触而传播,包括鼻触、口触、皮肤接触等途径。经呼吸道传播是指猪通过吸入患病猪排放的病毒颗粒而感染,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和气溶胶传播。公猪感染后,其精液中含有该病的病原,可以通过人工授精或直接公母交配而进行传播。垂直传播是指母猪通过胎盘、乳汁和粪便等途径将病毒传给仔猪,这是PCV2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PCV2感染的易感动物主要是猪,特别是生长发育阶段的猪群更容易受到感染。仔猪在出生后的早期特别容易感染PCV2,因为它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此外,应激、营养不良、其他疾病的存在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增加猪对PCV2感染的敏感性。 PCV2的流行季节与猪群的养殖管理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冬季和早春是PCV2感染的高发季节,这可能与低温、湿度和养殖条件等因素有关。此外,猪群密度、饲养方式、卫生条件和疫苗接种等因素也会影响PCV2的流行情况。 3、临床症状 猪圆环病毒主要引起断奶仔猪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引起6~12周龄的仔猪发病,其发病率可以高达49%,死亡率可以达到36%左右。还可以引起仔猪先天性震颤和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如果是母猪感染,则主要是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PCV2感染的母猪常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流产、死胎和仔猪畸形等繁殖问题。PCV2感染还能导致母猪的免疫功能受损,使其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如乳房炎和子宫感染等,进一步影响繁殖效果。 |
上一篇:猪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案
下一篇:非洲猪瘟的中兽医药五模式防治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