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闫红军 - 小 + 大
摘要:八眉猪作为西北地区宝贵的畜种资源,具有肉质好、抗逆性强、耐粗饲的特点,是生产特色猪肉的种源基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消费市场对瘦肉的追求,八眉猪等部分地方猪种陷入濒危状态。为加强对八眉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技术指导,笔者在调研八眉猪分布与数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八眉猪种质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保种目标、内容、方法以及选育措施,为八眉猪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八眉猪;种质资源;保种;选育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多样化的地理生态环境,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造就了众多体型外貌各异、经济性状各具特色的畜禽遗传资源。2020年5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在发布的公告中指出,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品种达897个,其中地方品种猪83个,培育品种(含家猪与野猪杂交后代)和配套系猪38个。这些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是畜禽育种事业和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畜禽遗传资源认识的深入,特色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日益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我国种业安全和发展,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八眉猪,头狭长,耳大下垂,额部有纵行“八”字型皱褶,被毛黑色,故名八眉,属脂肪型地方猪种,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耐粗饲、母性强、产仔多、肉质细嫩、脂肪沉积能力强等特点,遗传性状稳定,在长期近亲交配下很少表现衰退,是我国西北地区宝贵的畜种资源,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优秀的种质资源之一。为加强对八眉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技术指导,助力做大做强优势特色畜牧产业,抢占种质科技的战略制高点,笔者在调研八眉猪分布与数量的基础上,分析了种质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保种目标、内容、方法以及选育措施,为八眉猪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可行性方案。 1 八眉猪种质资源现状 1.1 分布与数量 八眉猪的核心产区在陕西省泾河流域(长武县、彬州市、旬邑县、永寿县一带)、甘肃省陇东(灵台县)、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在陕西省,八眉猪原来主要分布于榆林、延安和秦岭山区,现在主要分布于榆林市定边县;在甘肃省,八眉猪原来主要分布于陇东黄土高原区的灵台县、华亭市、泾川县、静宁县、庄浪县、合水县、正宁县、陇南市以及甘肃中部地区,现仅分布于灵台县;在青海省,八眉猪主要分布于湟水流域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湟中县和大通县。此外,八眉猪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亦有少量分布。 经调研,青海省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现存栏各类生产母猪890头,有6个血统,计122头种猪(种公猪9头,种母猪113头);青海省互助八眉猪保种场现存栏各类生产母猪876头,其中种公猪34头,原种生产母猪237头,后备母猪75头;湟中县种猪种鸡场现存栏各类种猪289头,已组建6个家系 108头纯种八眉猪保种核心群,其中生产公猪6头,后备公猪3头,生产母猪63头,后备母猪36头;甘肃省灵台县八眉猪种质资源保护场现存栏八眉猪基础群40头,其中公猪 5头;陕西省定边县种猪场现存栏八眉猪基础母猪65头,5个血统的公猪10头,后备猪35头。 1.2 存在问题 20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对肉、蛋、奶等动物产品的需求量相应增加,本地品种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瘦肉型猪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1978年后,我国逐步开始瘦肉型猪新品种(系)培育和杂交生产,特别是1980—1982年,直接从国外原产地引进了大白猪(大约克夏猪)、长白猪(兰德瑞斯猪)、汉普夏猪、杜洛克猪等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种,加速了我国瘦肉型猪育种工作和杂交生产的展开。在商品瘦肉型猪生产中,我国广泛利用地方猪与瘦肉型猪杂交,先后培育出了三江白猪、浙江中白猪、湖北白猪等一批瘦肉型猪新品种(系)。这些猪种为我国当时的养猪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受瘦肉型猪的强烈需求及国外猪种的冲击,八眉猪等地方猪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长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从短期利益来讲,保种是一项缺乏经济效益的工作,加之保种工作对技术的要求较高,成本较大,一般猪场不具备或不愿开展此项工作,导致宝贵的地方种质资源越来越少,其优秀基因濒临灭绝。 |
上一篇:浅析猪场配种管理的重要性
下一篇:我国奶牛种业走向科技自立自强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