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我国非洲猪瘟防控进展

时间:2023-03-14    点击: 次    来源:抗非大家谈    作者:陈芳洲 - 小 + 大

摘要:非洲猪瘟(以下简称“非瘟”,ASF)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猪病。历经波折,尽管还有“假疫苗”、病死猪处置不当等问题,我国非瘟防控逐步走向正轨。本文从我国非瘟流行阶段划分、非瘟临床流行毒株的特点、实验室检测、主要的传播方式、非瘟病毒(ASFV)感染场线的临床分类、不同毒力毒株的早发现技术和临床处置决策、非瘟疫苗研究进展、非瘟的净化进展、非瘟防控方向这9个方面,从不同维度展示我国非瘟防控进展。

关键词:非洲猪瘟;非洲猪瘟病毒;防控;净化

一、我国非瘟流行阶段划分

我国非瘟流行阶段无公认划分标准,笔者试着从非瘟对我国生猪行业发展影响的角度对我国非瘟流行阶段进行划分,供参考(表1)。

表1 我国非瘟流行阶段的划分

二、我国非瘟临床流行毒株的特点

据报道,我国当前流行的非瘟病毒有基因I型和II型[5]。传统上根据毒力划分,非瘟病毒被划分为高毒力毒株、中等毒力毒株和低毒力毒株。我国非瘟流行较为复杂,可分为单一毒株感染和多毒株混合感染,其中单一毒株感染又可分为强毒力毒株感染和低毒力毒株感染;混合感染情况更为复杂,因毒株类型、感染顺序和感染时机等不同而不同。临床上按不同基因型毒株引起案例的主要的临床特点和处置方案如表2所示。

上一篇:猪圆环病毒3型研究进展及防控措施

下一篇:鹅星状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