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7 点击: 次 来源:国家肉牛牦牛体系 作者:肖正中、杨清容等 - 小 + 大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等6部门《关于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集中支持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2022年3月24日-26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广西忻城团肉牛组联合广西畜牧研究所专家等单位专家进行了现地对接、调研工作。现形成广西忻城县肉牛产业调研报告如下: 一、忻城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整体情况 2021年肉牛总产量达2810.52吨,存栏9.66万头,出栏2.71万头,增长11.2%;1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场共20个;肉牛出栏量在10头-100头范围内的养殖专业户共88户;全县通过养牛脱贫达6582户,单项产业覆盖率31.8%。肉牛产业发展在忻城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发挥了积极有力的促进作用。 (二)饲草资源情况 忻城县有发展肉牛产业资源条件得天独厚,适宜的气候、便捷的交通、丰富的秸秆资源,当地群众有种植糯玉米、甘蔗、蚕桑等习惯,从事育肥牛养殖的历史传统。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6万亩、甘蔗种植面积达到6.33万亩、桑园面积25.87万亩,预估各种秸秆饲料资源66.07万吨以上。忻城县秸秆饲料目前以各养殖基地自行收购为主,仅有一家年产3万吨规模专业饲草加工的企业。 (三)牛源与品种情况 据相关品种改良机构不完全统计,2021年忻城县配种母牛仅0.93万头(其中黄牛占87%,水牛13%左右),年产犊牛数0.36万头。忻城县目前能繁母牛缺乏,架子牛严重依赖外调。 忻城县肉牛育肥主要品种以西门塔尔为主,利木赞、安格斯、各种杂交牛、水牛等为辅。 (四)全产业链建设情况 忻城县近两年集中资源办大事引进龙头企业建设全产业链,让肉牛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主导特色产业。引进广西牛业龙头企业广西中拓科牛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与忻城县农投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中投牧业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和经营“南方牛都”全产业链项目。项目打造“一厂五基地”的产业布局,一厂即屠宰冷链工厂;五基地即饲草饲料加工基地、养牛引领示范基地(练江养殖基地、城关养殖基地、大进养殖基地、九龙养殖基地),同时建设育肥牛交易中心实现育肥牛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目前,练江养殖基地已竣工投入使用,存栏约8270头,截至2月份已出栏育肥牛5600头;牛羊交易中心于2021年10月11日正式开业投入运营使用,截至2022年1月底共计交易牛17529头,交易额达4.18亿,交易羊15875头,交易额达0.28亿元;食品冷链加工基地已完成总工程量95%,预计2022年5月份可投入试运营。 (五)产业技术力量情况 忻城县1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场共20个左右,现场调查的几家企业,普遍反应没有能配套完善的技术和管理团队,都急需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全县小散户规模比例高,基本是以家庭为主,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以乡村防疫员等为主。但是全县防疫经费不足,具体表现在乡村防疫员工资待遇低,乡村防疫员每人年工资仅为4000多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存在技术队伍不足等问题。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示范引领,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引进龙头企业,通过“政府+平台公司+龙头企业+金融保险+养殖合作社+农户”模式,按照“生态种植-秸秆等副产品饲料化利用-畜禽养殖-养殖废弃物处理-有机肥还田-牛羊深加工及品牌打造-冷链物流-中央厨房配送-高端餐饮连锁业”生态循环农业方式,推动忻城县区域种养加销扶一体化生态循环发展。实施总投资14.28亿元的南方牛都全产业链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南方牛都全产业链项目通过“千家万户养母牛、企业集中育肥牛(含合作社)”方式,带动激发全县千家万户参与饲养能繁母牛,项目全产业链完全实施打通后,可提供直接就业岗位15000个,推动人均年收入超3.5万元,合作社年均收入超90万元以上,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及“一个合作社,全村奔小康”的目标。2021年,南方牛都肉牛产业现代化示范区被认定为自治区四星级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并获得建设补助资金400万元。 |
上一篇:黑龙江省奶牛养殖情况分析及建议
下一篇:我国肉牛产业规模化发展方兴未艾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