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3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牛鹏飞 - 小 + 大
批次化生产是提高猪场管理效率的一种手段。文章就母猪批次化技术及在猪场的应用、应用过程中总结的经验进行简单介绍,以期能为其他猪场提供批次化技术参考依据。 母猪批次化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体规模大小分群,并按照计划组织批次生产,是一种母猪群繁育的高效管理体系,它主要包括定时输精和同期分娩等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连续生产模式,批次化管理技术可以将原本每天需要进行的断奶、配种、分娩等工作集中处理,在某一个集中时间段完成某项专一的生产管理工作,工作时间更加有规律、有节奏,猪群也更加容易实现全进全出。文章就猪场选择批次化生产原因、母猪批次化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及生产使用情况进行介绍。 1、猪场选择批次化生产的原因 猪场传统连续生产模式通常采用单点式生产,这种生产模式不仅是对日常工作管理还是健康管理都有着巨大的弊端。诱情、查情、配种、分娩、断奶、转群、免疫等日常工作每天都在进行,单元不能“全进全出”,同一个栋舍存在各日龄、各体重猪只免疫水平不一致,猪群健康度不好把控。实施批次化管理的猪场,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母猪与育肥猪分点饲养,日常工作集中处理,猪群免疫水平一致,批次实现“全进全出”。鉴于此,越来越多的规模猪场选择批次化生产。 2、母猪批次化技术以及使用评估 母猪批次化生产的核心技术由五个“同步化”组成,分别为发情周期同步化、卵泡发育同步化、排卵同步化、配种同步化(定时输精)、分娩同步化(同期分娩)。 2.1 发情周期同步化 发情周期同步化是母猪批次化管理的基础,可以更加高效地对母猪进行分群,按计划组织生产。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繁殖生理状态不同,发情周期同步化的处理的方法也有所差异。 后备母猪因个体差异、发情周期不统一、发情时间随机分布、呈现无规律状态,需要连续18d每天定量(20mg/头)饲喂烯丙孕素。饲喂烯丙孕素相当于延长母猪的黄体期,也可以促进母猪子宫内膜的生长和发育,利于后续受胎率和产仔数的提高。烯丙孕素饲喂天数不同,停止饲喂后母猪发情比例、发情集中度等也有明显差异。生产数据显示,相对饲喂12d,连续饲喂18d烯丙孕素停喂后母猪发情比例更高,发情也更集中。 经产母猪可以通过控制哺乳时间、断奶时间来控制发情周期的同步化。母猪在哺乳期间受到仔猪吃奶吮吸的刺激,分泌高水平的催乳素(PRL),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进而抑制母猪发情。断奶后,仔猪对母猪乳房刺激解除,母猪体内的催乳素(PRL)水平下降,下丘脑开始分泌GnRH,并促使垂体分泌促卵泡生成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恢复母猪的性周期。实际生产中,根据本场批次模式,确定哺乳时间,使得母猪同时断奶、同时发情,以达到发情周期同步化。 2.2 卵泡发育的同步化 卵泡发育同步化是排卵同步化的前提。不管是经产母猪还是后备母猪,虽然进行了发情周期同步化,但是因为受到饲养环境、遗传差异等因素影响,卵泡发育并不处于同一水平,因此需要进行适当干预。经产母猪与后备母猪发情周期同步化的处理方法不同,因此在卵泡发育同步化的处理上也有所差异。经产母猪在断奶后24h,肌肉注射1000IU的血促性素(亦称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配合优饲、合理光照,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后备母猪则是在停止饲喂烯丙孕素后42h,注射1000IU的血促性素。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研究发现,烯丙孕素与血促性素使用的时间间隔不同,后续的发情情况、妊娠率、产仔数也是有很大差异,如表1。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