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全产业链打造成本领先优势,通过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去年底公司完全成本 已经降至 14.7 元/公斤以下,全行业成本最低,个别优秀猪场成本已经降到 12.5 元/ 公斤。对比发现,公司在头均饲料成本、头均人工成本上优势明显,虽然头均折旧成 本要高于温氏股份,但是折旧成本属于非现金成本,不会影响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公 司今年成本目标是控制在 13 元/公斤,在成本上还有较大下降空间。 3. 周期持续筑底中,乐观估计及今年下半年有望反转 3.1 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产能过剩 目前我们还处在本轮猪周期的筑底期。本轮猪周期始于 2018 年 5 月,持续到现在已 经超过 44 个月。猪价从 18 年 5 月份的 10.1 元/公斤上涨至 2019 年 10 月份的周期 高点 40.98 元/公斤。随后猪价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位盘整后,正式进入下行周期。猪 价从高点 40.98 元/公斤一路下探到周期低点 10.78 元/公斤。2021 年 11 猪价出现了 一波反弹,但从 12 月低反弹结束后重回下行通道,截至 2022 年 1 月 22 日,生猪 价格为 14.18 元/公斤。 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产能过剩。根据生猪的生长规律,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了未来 10 个月之后的生猪出栏量,因此能繁母猪存栏量是衡量生猪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 周期反转的前瞻性指标。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 2021 年 12 月份全国能繁母猪 存栏量为 4329 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 105.6%。虽然 2021 年 7 月份开始,能 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开始下滑,到 2021 年 12 月份生猪产能去化已经持续了 6 个月之 久,但是行业供大于求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扭转。随着上半年需求转弱,以及出栏压力 的增加, 4,5 月份之前猪价仍然处于筑底过程之中。 3.2 乐观估计今年下半年将开启新一轮周期 产能去化已经形成趋势。生猪产能去化从 2021 年 7 份开始到 2021 年 12 月份已经 持续了 6 个月之久。能繁母猪存栏量与正常保有量正处于不断收敛的过程中。虽然 从绝对数上看,12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 11 月出现了增长,但是由于农业农村部和 国家统计局统计样本差异导致 12 月与 11 月的能繁数据不存在可比性。从趋势上看, 生猪产能去化趋势仍然没变。 猪价持续下跌,给后续产能去化创造了有力条件。由于 2021 年 11 月下旬的猪价快 速反弹提前透支了后期的消费动力。2021 年 12 月中旬开始猪价掉头向下。加上局 新冠疫情爆发,对餐饮、旅游业影响较重,导致猪肉消费整体疲软。元旦过后,猪肉 消费呈现旺季不旺,加速下跌的态势。截至 2 月 6 日生猪价格已经降至 13.70 元/公 斤,仍在成本线下运行。猪价持续下跌的背景下,产能去化的趋势得到加强。 持续亏损时间已经接近上一轮周期。本轮周期中,自繁自养养殖主体已经出现了两次 持续的亏损,分别是 2018 年 5 月-2018 年 7 月;2021 年 6 月-2021 年 11 月,亏损 持续时间分别为 2 个月和 5 个月,累计时间为 7 个月。对比上一轮周期 9 个月的持 续亏损期,已经非常接近。但本轮周期的盈利高点和亏损高点均远超上一轮周期,特 别是盈利高点,所以持续亏损的时间也可能不同于上一轮周期。一般而言,产能见底 要晚于利润见底。(亏损的高点达到 771.46 元/头,远超上一轮的 326 元/头)。 疫情影响,消费不及预期。按照往年规律,春节前这段时间,生猪价格基本在 8~9 元 /斤,但今年生猪价格仅在 7 元/斤左右。旺季不旺的现象十分明显。从猪肉价格来看, 消费同样不及预期,春节前北京新发地白条猪肉价格平均不到 20 元/公斤,也反映了 需求较往年平淡,然而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月度屠宰量大幅增加,则反映了供给过剩的 现状。节后将进入猪肉消费淡季,面临猪肉需求持续转弱,猪价下行压力较大。 综合猪价,养殖盈利以及消费等多方面因素,我们认为生猪产能仍将持续去化,春节 后生猪价格将会二次探底,乐观估计今年下半年将开启新一轮猪周期。 4. 产业链融合发展,实现由大到强的进化 4.1 “养殖+屠宰”融合发展已成为行业趋势 随着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产业链融合发展已成为趋势。2019 年全国年出栏 500 头以上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 53%,比 2015 年提高 9.7 个百分点,年出栏 5000 头以上生猪养殖规模化率为 21.8%,比 2015 年提高了 7 个百分点。到 2022 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将达到 58%。随着生猪养殖行业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引导,生猪产业链融合发展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