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0 点击: 次 来源:猪相关 作者:火星 - 小 + 大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大北农集团及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共同在国外科学期刊《Virus》上刊文,介绍了中国养猪业在应对非洲猪瘟传播上所获得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该文章既是对中国养猪业近四年以来与非洲猪瘟抗争所汲取的值得参考的经验,也描画出了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病毒的路线图,要点如下。 1、人是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因素 人是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源头。在研究者所调查的发病案例中,有46%的发病来源与人员或运输有关。而有42%的案例与饲料相关。 实验室研究显示,病毒在污染的饲料或昆虫如蜱虫中可以存活数月,特定种类蜱虫可以携带病毒长达4年之久。 目前还不清楚非瘟幸存猪可以带毒多久。有些研究显示,有感染猪在康复后6个月仍在排毒。而且康复猪通过与易感猪接触后仍可以引起发病。研究显示病毒在粪便中可以存活至少11天的时间。猪场发病一个月之后,在地板和栏墙上仍然可以再次检出病毒。 2、通过饲料引发的感染 饲料似乎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作者表示,少量的饲料或饮水足以引起发病。感染猪似乎可以至早在感染后两天就可以通过唾液排毒,这早于一般认为的3-19天的潜伏期。作者表示,通过唾液排毒正是非洲猪瘟能够在现代化猪场中快速传播的原因。 由于病毒在空气中的半衰期只有20分钟,所以空气似乎不太可能成为一个传播途径。也就是非洲猪瘟病毒在空气中的感染力每20分钟就减少一半,所以只可能在一栋舍之内进行短距离的气溶胶传播。 另外一个比较合理的传播途径是治疗,在一些猪场中,对不同的猪进行治疗时会使用同一个针头。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非瘟病毒可以通过精液或奶水传播。 3、疫苗对防控最有效,但目前还不可能实现 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法,但是尽管不同国家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要获得一个能够上市的功能良好的疫苗现在看还要几年时间,作者写道。近几十年来人们测定了多种病毒抑制剂,但都只是在实验室中有效,还没有可以在生产中应用的。 也有人尝试开展非洲猪瘟抗病育种,这种研究主要基于非洲疣猪,这种猪在感染之后仅有轻微症状不会致死。 有些家猪似乎也可以耐过,这些猪在同栏不耐受猪中在基因层面有些区别。目前有人付诸努力尝试使用有自然抗性的猪培育抗病品种。该团队也尝试通过基因改造来制作自然抗病猪。 4、只有彻底消毒才管用 研究者认为,清洗和消毒对于防控非洲猪瘟传播非常重要。这个病毒的抵抗力是个问题,所以只有彻底的消毒才能起作用。使用70℃高温至少20分钟才能保证有效杀灭,比如用于运输工具的消毒。 对于清洗和消毒猪舍,消毒液配制要按照正确比例,且保证消杀时间。比如文中写到,0.3%的福尔马林或2.3%的氯至少作用半小时才有效。建议使用有机酸对饲料和水线进行消毒。 5、生物安全的关键 研究者坚持认为,为了防止病毒的入侵,在猪场及附近应当执行可能实现的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措施。对于发病场,首先要做的是在周边设置3公里和10公里区域,对发病场进行彻底洗消并空场至少40天。 研究团队强调,猪场必须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政策,把访客控制到最少,进出生产区应淋浴,换工作服,且不同猪舍的工作服应不同。此外,划定净污道路、对卡车强制洗消,可以减少病毒入侵的机会。 |
上一篇:阻断非洲猪瘟病毒入侵的九个措施
下一篇:家禽种源性疫病的防控与净化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