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监测流调 > 文章

猪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及防控研究进展

时间:2021-10-24    点击: 次    来源:易邦生物    作者:于海涛,孟信淳,陈玉霞 - 小 + 大

摘要:猪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猪地方性肺炎的主要病原,流行于世界各地,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猪肺炎支原体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及引起的临床症状和肺部病变,总结了其主要致病机理,分析了综合控制该疫病的方法。猪肺炎支原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与感染猪密切接触,也可通过空气远距离传播,但无垂直传播相关报道;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临床特征是间歇性、强度可变的干咳,但在与其他病原继发或混合感染后,临床症状和肺部病变可能会加重;猪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释放黏附素引起纤毛发生病变、死亡,导致上皮细胞受损或脱落从而影响纤毛功能,也能通过产生剧毒的H2O2等代谢产物引发毒性效应;防治该病首先要通过生物安全措施控制猪肺炎支原体的传入,其次是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最后是通过接种疫苗降低其传播率。本文为猪养殖场做好猪肺炎支原体病防控提供了参考。

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是引发猪地方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为主,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可感染不同日龄猪。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猪死亡率并不高,但可引起猪的多种并发病,导致治疗和疫苗接种费用增加,生产性能下降,以及因继发感染使死亡率升,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预防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传播的措施主要是疫苗接种,其他还包括加强生物安全和饲养管理等。为帮助养殖场做好猪肺炎支原体病防控,本文综述了猪肺炎支原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情况,重点分析了控制其流行的主要防控措施。

1 流行病学

1.1 流行与传播

猪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基因组很小,呈多形性,主要存在于猪的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黏膜表面,通过破坏上皮表面的纤毛影响黏膜清除,从而影响呼吸道免疫系统。猪是猪肺炎支原体已知的唯一感染宿主,无年龄易感性差异,通常生长肥育阶段猪群感染后临床表现较为明显。母猪和仔猪被认为是猪肺炎支原体的主要传播来源,与感染猪密切接触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有研究发现,猪肺炎支原体通过感染猪的呼吸道排出,主要借助咳嗽时呼出的气溶胶或鼻对鼻直接接触传播。在口咽拭子、唾液和扁桃体等样本中也可检测到猪肺炎支原体 DNA。

目前还没有该病原垂直传播的相关报道,因此仔猪出生时一般不会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其感染主要通过在哺乳期与脱落的猪肺炎支原体密切接触。因此,哺乳期长短被认为是断奶前仔猪感染猪肺炎支原体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猪肺炎支原体可通过空气传播,通常经空气传播的距离在 1 km 以内 。但另一项研究发现,在距离感染猪场 9.2 km 的空气样本中检测到与感染猪场相同的猪肺炎支原体 DNA,说明猪肺炎支原体经空气传播的距离可能更远。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相关研究发现,在试验条件下,易感动物受到高感染剂量的猪肺炎支原体攻毒后,其肺部病变和咳嗽通常在感染后7~14 d 出现。在自然条件下,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很难预测,因为它取决于继发感染、免疫状态、菌株毒力和感染压力。在受影响的猪场中,猪群在感染猪肺炎支原体 1~6 周后会出现咳嗽等症状。

1.2 临床症状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是间歇性、强度可变的干咳,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如果发生其他细菌、病毒的继发或混合感染,或因颗粒物和氨气浓度较高导致空气质量差,临床症状就可能会加重,包括呼吸困难、发热、厌食、嗜睡,甚至死亡。在继发细菌感染情况下,猪感染后会表现更严重的肺部病变,气道中的黏液脓性渗出物呈灰白色;在恢复的病灶中,可以观察到白色坚固和增厚的小叶间结缔组织形成(瘢痕)。猪感染后的临床症状和病变严重程度取决于不同因素,如管理、环境条件和猪肺炎支原体菌株毒力等。

临床症状和肉眼病变虽然可以提示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但不是唯一的,其他病原体如猪流感病毒(SIV)或多杀性巴氏杆菌也可引起相似特征,因此应通过鉴别诊断确定病原体种类。在显微镜下,猪肺炎支原体引起分化良好的支气管间质性肺炎,在感染早期,可观察到血管周围和细支气管周围淋巴浆细胞增生、肺泡Ⅱ型细胞增生和肺泡腔水肿,并伴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随着疾病发展,这些病变逐渐加重,会出现明显的支气管和血管周围淋巴滤泡,杯状细胞数量增加,黏膜下腺增生。

上一篇:2020年河南省小反刍兽疫专项监测评估

下一篇:哈兽研:我国出现基因I型非洲猪瘟病毒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