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27 点击: 次 来源:猪兜网 作者:胡承镇 - 小 + 大
距离首例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已经近3年了,经历了前期的扑杀、后来的定点清除,到现在的病毒变异,非洲猪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存在。当中养猪行业的格局、养殖理念,以及从业人员的结构都随之而变,具体到猪场内部,生产模式、栏舍建设、养猪队伍等也已今时不同往日。 1、养猪模式的改变 行业内生产模式多种多样,什么生产模式最能适应非瘟常态化?目前很多猪场已经做到按饲养阶段分区的分段式生产,而对于分点式生产,集团公司、特别是新建场开始由单点式,自繁自养,母猪育肥一体场(人员、物资、路径等无法做到完全独立)开始向各阶段猪群二点式、三点式饲养转变。在当前严峻的生物安全形势下,多点式养猪生产模式是很有优势的,会成为未来越来越多猪场的选择。对于风险最大与外界直接对接的育肥区点,建议有条件的话设立二次育肥区,实现风险可控。
面对引种的挑战,一些集团公司形成了公司内循环生产模式,自繁自养场内部更新,以减少引种风险。他建议多方达成平台联合模式,做成闭环,体系、管理、猪源统一,相互知根知底。 2、猪场建设的改变 首先在建场选址方面生物安全已经成为首要条件,如与村庄的距离、周边猪场密度、是否有内部道路、净道污道是否分开、能否满足外围生物安全设施的场地等条件是主要考虑的问题,其次要从环保角度,要考虑具备排污、消纳条件。 在猪场的设计方面采用全密封、小单元格设计,保持内部的相对独立性,全进全出。新建场生物安全设施建设的规划从建场设计开始就要摆在首要位置。内场生物安全隔断设计,如栏舍隔断、独立水槽设计以减少猪群间接触,减少病毒传播速度。设置应急隔离房的从人员方面进行隔离减少与外界接触,应用猪舍连廊设计使独立的猪舍联系起来且与外界环境隔离。 最后人易疲惫,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加入到猪场生产管理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监控车辆、外面人员进出猪场情况及行动轨迹的追踪。同时可以巡查员工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触犯生物安全,给予及时改进。 3、管理模式的变化 对于人员管理依附于场长的架构管理模式向已经过时,更多的猪场已有相对完善的架构,可设外场生物安全场长及内场的生物安全员,将生物安全做得更牢固。特别提到在猪场文化氛围建设上注重建立猪场家文化、校园文化,可建立猪场政委岗位,平时员工之间的情绪及时的疏导,猪场员工思想层面的交流与排解,以及节假日,员工生日等的一些活动策划。 对于管理流程的优化,以下几点可参考: 入场生物安全管理:猪场人员、物资、入场流程、猪群转动等都有了非常严格的生物安全流程; 批次生产:多批次生产管理,工作集中性强,猪场可以安排员工集中休假,集中返岗,减少频率,同时卖猪频率也会大大减少。 疫病净化场:新建猪场在疾病问题的管理上更倾向于从引种开始就做疫病净化场; 数据化可视化:外部人员进入猪场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管理工具的应用来做管理,如数据管理软件的应用以智能化设备的使用等; 技术团队的融合:猪场对于场长的个人管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平台公司更多会借助多元化技术支撑团队来协助场长管理,规模场可以联合借助一些平台的体系做好猪场管理,场长更多在场内做执行层面的工作。 4、后非瘟时代养猪的不变 在非瘟常态化下不变的是标准化、成本领先,和团队建设。流程和操作标准的制定能够保证猪场运营的高效稳定运行,而未来猪场的竞争一定还是成本的竞争,成本低你的猪场在未来就能保有一席之地,另猪场管理的核心是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其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提醒大家要不忘初心,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养猪事业,善待猪和养猪人,任何环节务实求真,注重细节,才能共同实现美好的愿景。 |
上一篇:猪场后备培育舍的管理
下一篇:春季仔猪饲养的管理要点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