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25 点击: 次 来源:新农业杂志 作者:许大力 - 小 + 大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高效的途径以及方式,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存在良好的发展契合点,两者实现有机融合,是当今时代进行传统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本文综合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的畜牧业模式,深入探讨了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畜牧经济新模式的发展对策。 现如今,互联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不同行业的传统模式进行改革,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形成多元化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互联网+”发展计划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认为农业作为传统产业之一,需要深入结合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产业链中,畜牧业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推动畜牧经济模式的改革,可以有效的促进整个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畜牧经济新模式需要综合互联网与传统畜牧业特征,改善合作社、企业以及农户之间的协同关系,强化生产效率,促进畜牧产品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 1 互联网畜牧业模式分析 1.1 互联网畜牧业概念 “互联网+”畜牧业概念最早是在2015年提出,于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进行了深化,在现代农业体系中加入了“互联网+”畜牧业概念,指的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与畜牧业结合在一起,从而通过更加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提高畜牧业发展速率、经营水平,有效构建新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格局,发展物联、感知、便利以及网络化畜牧业新模式。 1.2 互联网畜牧业模式与传统畜牧业对比 在市场需求方面,传统畜牧业主要针对消费者内在需求,消费者进行畜牧产品的购买基于自身经验进行判断,而在互联网模式下则会提高畜牧产品的针对性,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畜牧产品,并且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的购买自身所需产品,从而有效的扩大畜牧业的市场规模。 在生产模式方面,互联网畜牧业模式开辟了全新的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手段,提高了畜牧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以及服务的专业性,更加迎合市场趋势,可以实现畜牧企业的股份制建设,建立现代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更好的发挥内部人员才能,实现良好的资源配给。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畜牧业生产方式将会极大的得到规范,并且能够满足市场上对于畜牧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形成特定需求供给方式。从创新角度来说,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模式比较注重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方法,而在互联网时代,产生了新型的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对畜牧业发展提出有效措施,深入研究畜牧业发展方向是基础性问题。“互联网+”时代打破了传统业务员推销以及行业广告方式,基于互联网的传播范围与传播速度更快,可以用较快的速度消化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从而为将来的深入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2 互联网时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畜牧业发展水平增速缓慢 虽然畜牧业在互联网时代发展水平有所上升,但是总体的增长速度较慢。根据近年来畜牧业总产值以及对应的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的畜牧业在不断发展,不过速度较慢,特别是在2015—2017年,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2.2 产业发展受融资限制 现如今,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制度,鼓励我国农村金融产业发展,不过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大部分金融机构没有在农村开辟良好的金融业务,尤其是在畜牧业方面,缺乏应有的信贷业务支持。由于畜牧业本身具备较高的风险以及不稳定性,所以畜牧业企业想要获取外部融资十分困难。 此外,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难以找到可以符合金融机构贷款要求的抵押担保物,农村本身的信用体系建设也十分不完备,金融机构考虑到多种因素不愿意给畜牧业进行贷款,造成养殖户无法选择通过外部融资来加强自身规模,整体产业发展存在后劲不足的情况。 2.3 消费与生产不匹配,缺少供给 我国畜牧业在供需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等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供给方向不明确,经常会出现消费者所需的畜牧业商品供给不足,而消费者需求较小的商品过剩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消费者心理存在一定的消费瓶颈,从2008—2018年,实际上世界经济一直处于一种相当诡异的状态,各国通过加速印鈔来让曾经火热的经济发动机不至于马上停转,但就如同饮鸩止渴一般,随后的带来的通涨反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造成经济的不景气,消费者消费能力较低。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畜牧业企业没有正确的判断出市场趋势,而是采取一些盲目发展方式,对于消费者需求较小的商品进行大规模生产,最终导致畜牧商品供大于求,从而形成不利于相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