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17 点击: 次 来源:抗非大家谈 作者:陈家锃 - 小 + 大
毋庸讳言,非洲猪瘟基因缺失毒株在我国较大范围内流行,并导致部分阴性猪场被迫“群体免疫”,不断上演着一个又一个的悲剧。面对非洲猪瘟基因缺失弱毒株的防控,猪场需科学认识、放弃幻想、严防死守,避免无妄之灾。 一、基因缺失毒株隐蔽性极强,往往在察觉前已在场内蔓延 非洲猪瘟野毒感染的猪只通常在感染3~5天后出现发烧、厌食等异常症状,针对异常猪可通过核酸检测快速确诊,从而在病毒感染早期(潜伏期)即能将非洲猪瘟的传染源清除,这是精准定点清除成功的前提。由于非洲猪瘟主要通过接触性传播,针对非洲猪瘟野毒,只要能做到早发现、早清除,理论上讲对猪场造成的损失并不会太大。但非洲猪瘟基因缺失毒株感染早期很少有典型临床症状,这导致很难对基因缺失毒株进行早期发现。 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嗜免疫细胞的特性,因此,基因缺失毒株感染的猪只在免疫系统不断被侵害、甚至完全被破坏之后,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在这3~6个月的潜伏期内,经多次转群、并群等生产操作,感染源可能遍布多栋猪舍,因此非洲猪瘟基因缺失毒株呈现多点同时发病的特点。这给定点清除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也带来了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二、检测技术面临新挑战 难以早期发现,难以大群监测,难防“漏网之鱼”。 (1)基于唾液检测的定点清除方法可能“不灵”了 非洲猪瘟基因缺失毒株在猪体内的传播循环途径与野毒明显不同。在临床中发现,出现厌食症状的早期,通过唾液很难检测到非洲猪瘟基因缺失毒株的核酸,通过猪群唾液核酸检测更难筛查到感染早期的无症状感染猪。这导致相当一部分猪场因误诊错失了最佳处置时机,也让定点清除缺少了着力点。很多猪场在处理非洲猪瘟基因缺失毒株中发现,往往是清除了一批阳性猪后,很快就又出现一批异常猪,如此周而复始,定点清除到最后大部分猪都感染了。由于大多数猪在感染早期不表现发热症状,通过红外体温监测的尝试也宣告失败,在上万头规模的大群中难以发现感染的异常猪,这是导致难以定点清除的关键原因。 (2)咽拭子和尾根血检测不适于群体监测 咽拭子和尾根血检测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性,但采样技术要求较高,有时可能采集不到足够的样本。此外,群体监测需要采集所有猪只的样本,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落实,并且在采样过程中会增加交叉传染的风险,如果只按一定比例做监测,一只漏网之鱼就有可能给猪场造成很大的损失。 (3)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抗体监测的方法对于感染早期的猪群也是不适用的,由于感染后抗体的产生是滞后的,因此通过抗体检查也很难筛查出处于潜伏期内的猪群;除此之外,试剂盒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是非常矛盾的存在。据了解,目前的试剂盒存在一定假阳性,假阳性会给阴性场监测造成一定的困扰;但如果灵敏度不足,又会导致猪场难以及时发现感染猪。 有人尝试使用唾液抗体检测的方法对猪群进行监测,但其灵敏度仍不足以满足群体监测的要求。鉴于此,非洲猪瘟检测技术亟待升级。需产学研单位加强科技攻关,尽快研制可用于群体监测的检测方法。笔者认为,唾液抗体监测仍然是可行的,唾液中除了有IgG抗体外,还存在IgA和IgM抗体,蓝耳病也能通过唾液进行抗体监测。但这还需要行业联合攻关突破唾液保存和处理技术,以及开发更为灵敏的抗体检测方法(如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对于非洲猪瘟基因缺失毒株,与其将精力放在外部监测,不如做好猪场自身和区域的生物安全。 三、猪场需要提高认识,加强生物安全,力求做到位 (1)猪场管理层首先应更新观念,深刻认识非洲猪瘟基因缺失毒株的危害,科学认识其传播特点。未免疫场也同样可以感染基因缺失毒株。越是有防控非洲猪瘟野毒经验的猪场,越需要提高警惕,因为对经验的盲目自信是自我提升的最大阻碍。 (2)养殖企业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严查非洲猪瘟基因缺失毒株的来源,推动行业自律,不再擅自使用基因缺失毒株,对发现使用“基因缺失疫苗”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保证区域大环境的干净。 (3)加强运输车辆的洗消工作。目前屠宰场仍是最大的散毒源,除需对运猪车辆加强洗消外,也应严格控制与车辆和人员接触的各种中间载体。 (4)全面升级生物安全措施。对于“漏网之鱼”和非洲猪瘟野毒,用定点清除技术作为最后的保障;由于基因缺失毒株感染初期的猪只不表现临床症状,潜伏3个月后必定会演变成一场灾难。在目前没有有效措施的前提下,内外部的生物安全必须要做到极致。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