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26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张大丙 - 小 + 大
一、雏鹅痛风是近两三年来最引人关注的水禽新发疫病 2016年以来,雏鹅痛风在我国养鹅业出现。至2017年,该病已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四川、广东、辽宁、黑龙江等地发生和流行。疾病发生与品种无关,调整饲料配方也不能控制该病的发生。在部分受染鹅群,1~2周龄雏鹅死亡率高达50%,给我国养鹅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几个课题组开展了病原学研究,提出该病可能与一种新的鹅星状病毒有关。防控该病的手段还较为缺乏,该病对养鹅业的危害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二、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亦是近两三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发疫病 由经典的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鹅和番鸭小鹅瘟以及由经典的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番鸭三周病仍在流行,但近两三年来在我国水禽养殖业出现了由鹅细小病毒的变异株和番鸭细小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由鹅细小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北京鸭和樱桃谷鸭的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备受关注。值得庆幸的是,变异株与经典毒株的抗原性无明显变异,用已有的免疫产品进行预防,可有效控制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的发生和流行。 三、水禽呼肠孤病毒病的流行趋于复杂化 两种基因型呼肠孤病毒在水禽养殖业流行。水禽呼肠孤病毒基因1型主要危害番鸭,引起番鸭白点病。基因2型毒株则对不同水禽均构成危害,既可导致鹅和番鸭发生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也可导致北京鸭、樱桃谷鸭和麻鸭发生鸭脾坏死病。樱桃谷鸭是我国饲养的主要鸭种,因此,樱桃谷鸭发病更受关注。在实验室条件下,多数分离株可导致北京鸭和樱桃谷鸭出现脾脏坏死病变,但不会导致鸭只发病和死亡。因此,控制继发感染对于鸭脾坏死病的控制是有益的。 四、鸭病毒性肝炎和新发坦布苏病毒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较过去复杂,但主要病原是微RNA病毒科禽肝病毒属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基因1型和3型。目前许多鸭场使用1型和3型二价蛋黄抗体控制本病,效果良好。由坦布苏病毒引起的鸭出血性卵巢炎是2010年春夏之交在我国养鸭业突然出现的一种新发疫病,现已得到有效控制。 五、细菌性疾病对水禽生产的影响值得关注 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是危害水禽养殖业的主要细菌病。在商品场,这三种细菌病引起的病变颇为相似,需经细菌分离和鉴定加以鉴别。在种鸭场和种鹅场,大肠杆菌病的影响更为突出,常引起关节炎,影响产蛋率,并导致死淘率上升。耐药性的产生影响药物防治效果。改善环境卫生对水禽细菌病的控制至关重要。 在我国水禽生产中,仍存在大量散养户,饲养管理很粗放,疫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应加强水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倡导鸭和鹅的精细化管理。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