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6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检疫 作者:杜秋明等 - 小 + 大
1.4 人员、设施设备严重不足 1.4.1 人员力量不足 图们江区域动物防疫部门不仅要承担着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更要做好境外动物疫病的防堵阻断工作。由于区域多为山区,养殖分布分散,在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图们江区域有 75% 的县(市)防疫人员在 10 人以下,有 86.36% 的乡镇防疫人员在 5 人以下,有18% 的乡镇为 1 人,人员数量明显不足。防疫人员年龄多集中在 36 岁以上,村级防疫员在 36 岁以上的比例高达 90.62%,受职称比例限制,很多基层防疫人员没有机会聘任高级职 称,乡镇防疫人员高级职称比例仅占 12%,薪资 待遇差导致专业人才缺失,目前基层兽医人员力量 已无法满足开展大量的流调、监测、采样和境外疫病防堵工作的需要。 1.4.2 设施设备配置落后 非洲猪瘟防控上有部分县市得到了投入,但远远不够,大部分区域检测设备、防疫设施、交通工具缺失老化现象严重(表 1),是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严重短板。 表1 图们江区域县市设备设施配置情况
2 对策思考 2.1 提升养猪场户生物安全水平 加快转变养殖模式,提高规模化养殖比率,深入推进规范化养殖,强化宣传、培训、指导、监管等系列措施,落实养殖场户主体防疫意识。加强餐厨剩余物全链条监管,坚决防止餐厨剩余物流入养殖环节。禁止生猪放养,防范生猪与野猪接触,坚决杜绝家猪、野猪之间互相传播非洲猪瘟。指导养殖场户强化防疫条件,从严、从实做好人员、车 辆、生产、销售、饲料等各环节管理,提升生物安全水平。指导养殖场户建立不单依靠免疫措施的生物安全制度,严防非洲猪瘟病毒传入养殖环节。 2.2 严格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强化运输车辆管控 完善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对调入和调出的生猪实行提前申报措施,对申报调入或调出的生猪采取隔离观察,临床观察无异常的按批次进行PCR 检测,检测结果合格的批准调入或调出。强化对猪肉产品的监管,加大对猪肉及其产品的抽样检测频率和范围,抽检范围应覆盖屠宰厂、超市、农贸市场、冷鲜肉店、冷库、饭店、食堂等关键点。对调入生猪及其产品实行全程监管,严防未经申报、检测检疫的生猪及其产品流入,杜绝私自改变调入生猪用途现象发生,严厉打击销售猪肉及其产品与 检疫票据不符的违法行为。对运输生猪及其产品的车辆采取备案制度,确保运输车辆清洗消毒彻底,动员养殖场户、屠宰厂、消费群众、新闻媒体、市场监管和交通部门共同监督,对没有清洗消毒记录和抽检不合格的车辆采取取消备案、强制停运等措施,防止因运输车辆流动而造成病毒扩散。 2.3 加强屠宰环节监管 进一步完善生猪屠宰定点规划,优化布局、科学布点。强化对屠宰企业的监管,指导屠宰企业建立完善清洗消毒、出入场检测、溯源追踪制度。强化屠宰企业人员、车辆、生猪、肉品、物流等方面管理。提高屠宰企业非洲猪瘟 PCR 检测技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严厉打击私屠乱宰违发行为。对屠宰企业开展风险排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化解风险隐患,严防病毒扩散蔓延。 2.4 强化防疫队伍建设,健全防疫设施 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与防疫队伍强弱直接相关,猪瘟病毒具有较强存活能力的特性,屠宰厂一旦有非洲猪瘟病毒传入,可导致屠宰厂长期储毒、带毒,在食品中有检出非洲猪瘟阳性的报道 ,这也反映出屠宰环节生物安全制度不完善,清洗消毒设施不健全,措施增加动物疫病防控人员数量,确保各基层站不少于5人,提升防疫人员待遇,保障流行病学调查、采样、防疫等工作经费,加大边境地区动物防疫人员补助,强化培训指导,全方位加强边境区域动物疫病防控 队伍建设。强化防疫部门监测能力,改造提升疫控 部门兽医实验室,建设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餐厨剩余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加强边境区域疫病防控硬件设备设施投入。提升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综合能力,阻断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的传入。 |
上一篇:从防控新冠病毒中得到的防非启示
下一篇:王帅彪:非洲猪瘟下猪场的生存哲学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