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科技 > 良种繁育 > 文章

魏晓明:品质决定未来蛋种鸡市场格局

时间:2019-01-19    点击: 次    来源:国际家禽    作者:魏晓明 - 小 + 大

如今,生物安全已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成为一种管理体系。公司的养殖基地沿贺兰山脉分布,形成了天然的生物安全屏障,为基础生物安全和结构生物安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养殖现场操作的规范化、生物安全制度的执行以及技术研发的高效运作为生物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通过养殖场区和功能区独立性划分、污道与净道分离等结构性管理模式,实现养殖的结构生物安全,成为国内极少数拥有畜禽养殖生物安全隔离区认定的蛋种鸡企业。

我们的蛋种鸡养殖全部采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福利式全网面高床平养模式,国内较少采用,与传统蛋鸡笼养模式相比核心竞争优势明显,极大提高了鸡只福利水平,公母鸡自然交配利于种群的优胜劣汰,自由采食、富集栖架、沙浴、爪棒等环境富集设施给予蛋鸡充足的行为表现空间,让鸡群能够充分的表达天性,应激反应和疾病侵害大大降低。今年6月,晓鸣农牧在法国巴黎摘得了2018全球“农场动物福利奖”福利养殖金蛋奖。

在打造这两大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我们还拥有两大竞争优势:一是"夫妻包栋"的生产组织模式。此模式解决了行业内用工困难、工作配合度低和员工不能长期坚持驻扎生产一线的问题,充分发挥了生产过程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技术支撑优势。我们建有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宁夏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分中心、兰考分中心等多个科技平台支撑的研发体系,能够开展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饲料成分分析、疾病快速诊断等诸多复杂的实验,能够检测家禽疫病20余种。

4、何看待蛋鸡育种、引种与制种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资本对于蛋鸡产业发展意味着什么?

魏晓明:首先,相对于育种,引种有一定的自由性。第二,从国外引入的不仅仅是他们的遗传进展,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健康状态。从遗传方面说,育种不是特别难。但是既要兼顾育种,又要兼顾疫病净化,是比较难的。

把自己会干的事情干得更好,还有很大的潜力,不是数量潜力,而是质量问题。以客户需求制好鸡苗为原则,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沿着这个方向会一步一步往前走。现阶段,我们不准备做育种,直接瞄准的就是全球的蛋种鸡产业,致力于做优秀的制种商和推广商。我们也不寄希望于数量增加,而是希望转型升级,用提质增效的方式来解决未来的发展。

我们冲击IPO的决心不会改变,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我们已经为规范付出了的各种成本,继续进行下去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资本市场,也有利于企业文化的提升。我们一直以上市企业的标准建设我们的企业,踏踏实实做企业。另外,由于农业产业的这种周期性波动也慢慢会被社会所接受,没有天天都盈利的企业。比如说,鸡市场周期一年半,而财务周期是一年,因此企业需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来规避市场风险。

我觉得,国内蛋鸡产业存在资本化不够的问题,不是资本化过多的问题。虽然看到了以德青源为代表的扶贫基金,还有海尔产业金融,但总体来说,资本化程度不够,这与饲料产业、肉鸡产业、鸭产业没法相比。

5、未来国内蛋鸡产业格局将如何演变?

魏晓明:第一,就是产品的多元化。中国地大物博,南北消费文化差异较大,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饮食喜好。基于这些考量,未来,特色蛋鸡的比例还会增加。

第二,加工蛋会增加,包括初级打蛋、液蛋、调理品、干制品等。与带壳蛋不同的是,加工蛋不用考虑大小和颜色。从环保和卫生的角度,打蛋应该比壳蛋更好一点,食品生产者会慢慢用打蛋代替壳蛋。从普通消费者来看,年轻新生代进厨房概率下降,他们就会叫外卖,这预示着加工蛋市场有望迎来一个新的发展。

第三,目前最核心的大众壳蛋市场,会越来越转向可追溯、新鲜、安全这样的主流消费趋势。互联网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谎言变得越来越难持续,变得越来越有成本。因此,我觉得一切形式都为一个目标,就是健康、安全、有效。

综合来看,更多的还是品质决定未来蛋种鸡市场的格局。现在的标准,一只鸡苗育成后72周产320枚蛋。将来,100周产500枚蛋也是可以期许的目标。在500倍的放大效应下,鸡苗在整个养殖环节中的成本将显得不重要。因为它是整个蛋鸡产业的一个基础,不光是遗传潜力的基础,也是健康的基础,甚至是养殖者的希望所在。所以,现在看来,鸡苗以价格占主导地位,将会变成以品质决定价格,但这要能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

6、您对未来10年有什么预期?新技术会给蛋鸡产业带来哪些变革?

魏晓明:我觉得,未来10年,蛋鸡养殖的基础架构仍然不会有革命性变化,规模、组织方式和产业链会有一定的升级。从这个判断来说,晓鸣农牧在未来十年将依然专业、专心、专注于蛋种鸡产业,培育优良蛋种鸡的种苗,我们希望培育出更令消费者满意的、更让自己自豪的、更健康的蛋种鸡。未来10年最大的变化就是由关注生产者本身转向关注消费者需求。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这些技术会更多应用在消费端和产品端。对生产过程本身而言,还需要对传统技术进行持续优化、升级。

上一篇:母猪产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驴的初配和产后护理13问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