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08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鸡腿周 - 小 + 大
这种环境显然很适合传播 其实从生物角度来说,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DNA病毒,相比于RNA病毒结构相对稳定,本应是适合开发疫苗的致病体类型。但这种病毒的结构过于顽固,人类并没有找到开发轻微毒性毒株的方法,所以市面上还没有批量生产的非洲猪瘟疫苗。 这给非洲猪瘟的防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各国只能通过在外贸港口设置严格的检疫系统,甚至禁止从瘟病高发国家进口猪肉来勉强预防。然而这种预防方式漏洞百出,除了人类会为了追求低成本走私病死猪肉以外,野猪和一些昆虫也能带着病毒在国境间穿梭,让非洲猪瘟的传播面进一步扩大。 对于非洲猪瘟的“原产地”来说,病原可以长期存在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中,并在合适的机会下不断向外输出....
而这种猪瘟病毒的传播史,便是一次明证。 二、从非洲到欧洲 非洲猪瘟病毒最初出现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当地的野猪和疣猪身上经常携带有这种病毒,而以吸野猪血为生的软蜱则成为了病毒的传播介质。在从病猪身上吸血之后,蜱虫会在猪群中跳跃转移,在吸下一只野猪时将病毒带入其体内。 野猪、疣猪和软蜱显然都更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而由于撒哈拉沙漠的存在,南部非洲的很多疾病都难以传播到欧亚大陆,直到大航海时代加速了微生物之间的交流。
|
上一篇:关于非瘟防控——基层兽医有话说
下一篇:浅谈猪场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及防控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