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监测结果处理 检测抗体阳性的扑杀个体,加强同舍监测。对发现的临床疑似病例,应报告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一旦发现阳性病例,转为每月监测 1次,连续 3次检测均为阴性,方可转入常规监测。 (4)监测效果评价 连续两年以上布病检疫阴性,无临床病例,即认为达到净化状态,可按照程序申请净化评估认证。 3.净化维持阶段 达到布病净化状态或通过农业部评估认证后,养殖场可开展持续维持性监测,具体监测情况见下表。 种群 | 监测比例 | 监测频率 | 监测内容 | 备注 | 奶牛 | 100% | 1次/半年,3月龄以上 | 抗体 | 鼓励开展奶样检测(1次/月) | 引进牛 | 100% | 引进前30天和混群前分别一次;混群后纳入奶牛/种公牛监测范畴 | 抗体 | | 种公牛 | 100% | 1次/半年 | 抗体 | | 监测期间,发现异常情况处置同监测净化阶段。 4.检测方法 首先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阳性样品经试管凝集试验或cELISA定性,也可采用农业部指定的其他检测方法。检测试剂由养殖场或检测机构自行选购。 (三)结核病 1.本底调查阶段 (1)调查目的 了解本场奶牛群基本防疫状况、健康状态、牛结核病感染水平,评估结核病发生和传播风险。 (2)调查内容 全群检疫奶牛结核病。参考本指南,分析本场结核病发生史和控制情况、周围结核病疫情情况等关键风险因子,评估本指南综合防控措施部分所涉及的普通风险因子。根据净化成本和人力物力投入,制定适合于本场实际情况的净化技术方案。 2.监测净化阶段 本阶段,养殖场采取监测、隔离、淘汰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保障养殖管理科学有效、生物安全措施得力和环境可靠。 (1)阶段目标 连续两年以上奶牛全群检疫结核病阴性,无临床病例。 (2)监测内容及比例 监测重点是及时发现结核病感染个体,具体监测情况见下表。
种群 | 监测比例 | 监测频率 | 监测内容 | 奶牛 | 100% | 1次/半年 | 免疫学方法 | 引进牛 | 100% | 引进前30天和混群前分别一次;混群后纳入奶牛/种公牛监测范畴 | 种公牛 | 100% | 1次/半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