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企业不去管,反而去管几头猪?”“养几头猪能有多大污染?”在一篇关于畜禽养殖污染的新闻中,记者在评论区里看到的大都是这样的论调。“只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的人在当前社会已不是少数,同样,在享受着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无视其环境成本的也大有人在。但事实上,畜禽养殖所带来的污染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忽视的环境问题。 畜禽养殖污染不可轻视 “养殖企业产生最多的就是粪便和废水了。”福建省南平市一家养殖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做得好的企业就是通过沼气池发酵,然后将沼液进行处理达标后再外排。” 事实上,由于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划,更多的是自发单纯地面向市场需求自由发展,导致我国畜禽养殖业布局不合理、种养脱节,部分地区养殖总量超过环境容量,加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普遍配套不到位,大量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处理并进入循环利用环节,导致环境污染。 “畜禽养殖总体上是向规模化发展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世平告诉记者,“但上规模以后就会使用大量饲料、激素药物,这些化学品随粪便排出后就成了有机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畜禽养殖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就必须要加强环境保护。”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表示。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表明,畜禽养殖业COD、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268万吨、106万吨和16万吨,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1.9%、21.7%、37.7%,分别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6%、38%、65%。近年的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显示,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在全国污染物总排放量中的占比有所上升,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已箭在弦上。 畜禽养殖问题多技术旧 规划布局不合理。目前,我国农村畜禽养殖还是以小规模的家庭饲养为主,养殖场所分布零散,主要集中在农户自家的房前屋后,或占用田地建造。“养殖场所的环保水平直接关系到邻里关系的和谐,不注意加强环保容易导致纠纷。”有关专家表示。 记者曾在走访时见到,一家养殖场三面紧邻居民区,废水通过下水管道直接排放到路边的水沟中,距离养殖场数百米外就能闻到阵阵恶臭,附近居民意见极大。 治污设施缺失。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之一,畜禽养殖是最“接地气”的办法。但也由于养殖户的资金限制与治理污染的意识缺失,大多数养殖场并未建设配套的污染治理设施。“目前多数从事养殖业的都是个体人员或以家庭为单位,管理和设备都十分不规范。”王世平告诉记者,到目前,大多数畜禽养殖场仍然属于粗放型的养殖管理模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十分严重。 养殖技术落后,无害化利用率低。当前,由于对耕地的投入主要以使用化肥为主,工作量小,成本低,且使用化肥培育的农产品不存在销售价格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有机肥使用量的大幅减少。同时,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事种植业的人员也越来越少。养殖者不种田,种田者不养殖,造成畜禽粪便无法消纳,只好就地排放。 区域养殖过于集中。“我们县里养殖的猪比我们县总人口还多。”当年的这句话惹来多少艳羡的目光。但时至今日,过度集中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损失也将昔日所取得的经济成果消磨殆尽。“养殖密度高了,所产生的污染物自然就多,一旦污染处理设施跟不上,养殖量超过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就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有关专家表示。 “尤其是在南方水系发达、人口密集地区。”王世平表示,“当地的环境承载力更加脆弱,再加上过度的畜禽养殖,生态环境就可想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