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手段杀灭或清除环境中病原体的技术和措施。消毒是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重要内容,它可将养殖场、交通工具和各种被污染物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最低或无害的程度。通过消毒能够杀灭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一、日常消毒 进入猪舍的消毒:进入猪舍的人员必须穿胶鞋和工作服,双脚必须踏入消毒池消毒10秒以上,并更换猪舍内部胶鞋,且洗手消毒。 二、场区内消毒 猪舍外的走道、装猪台、生物化尸坑为消毒重点,每周大消毒一次。外界出现重大疫情时,要用生石灰在场周围建立 2 米宽的隔离带。 解剖病死猪只后必须用消毒剂消毒现场,尸体进入生物坑、焚烧炉焚烧或无害化处理等,地表用消毒液泼洒,再用生石灰掩盖,参与人员不得在生产区随意走动,更换衣服洗澡消毒后方可返回生产岗位。 三、消毒效果检验 清洗消毒完成后,要求室内设备表面清洁,无可见颗粒物及污垢,棉拭子采样细菌检测,菌落总数小于30CFU/cm2。 动物圈舍地面和墙壁的消毒效果检验,一般是通过比较消毒前和消毒后被消毒物品上至少五块相等面积(10x10厘米)中的细菌数,根据细菌数量减少的百分比进行效果的评价。 方法是用灭菌棉拭子蘸取含有中和剂(使消毒药停止作用)的0.03M磷酸盐缓冲液,在划定面积内均匀涂擦采样后,置于装有5毫升含中和剂的上述缓冲液中,然后经稀释定量接种不同的固体培养基进行活菌分类培养计数。 判定指标是细菌总数减少80%以上为消毒效果良好;减少70~80%为较好;减少60~70%为一般;减少60%以下则为不合格。 四、猪舍内部消毒 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定期对动物圈舍及其空气、场地、用具或猪群等进行的消毒。如临产前对产房、产栏和临产动物体表的消毒,动物断脐、断尾或阉割时的术部消毒,医疗器械如体温表、注射器、针头等的消毒等。各栋舍内按规定打扫卫生后,每周一、周四带猪喷雾消毒 2 次。 五、饲料及断奶仔猪运输车辆的消毒: 车辆在进场前必须严格喷雾消毒2次,要用消毒液将车表面完全打湿:包括车头、车底、车轮、内外车厢、顶棚等。消毒时间间隔 30 分钟,消毒后方可从消毒池进入场区。门卫并负责填表做好记录。种猪运输车辆必须转猪专用,具备两副垫板,并将垫板泡于消毒池中 24 小时后晾干后交替使用。 六、空舍消毒流程: ①猪舍清空后先将灯头、插座及电机等设备用塑料薄膜包好,整理舍内用具和清理舍内垃圾,用洗衣粉 1:400 对整个猪舍进行喷洒、浸泡,待停放 30 分钟完全浸泡后用压力 4MPa 高压水枪进行清洗。风扇、百叶窗、水帘等地方进行清洗时应将高压水枪枪头调成喷雾状,避免水压过大损坏设备; ②清洗完毕后马上打开风扇抽风让猪舍干燥后,然后用消毒药对栏舍所有表面进行全面消毒,消毒时间不低于 2 小时; ③消毒后12小时用清水再次冲洗栏舍,再用消毒药彻底喷雾消毒一次。 ④第二次消毒后 12 小时再用清水将栏舍进行冲洗,将栏舍内所有表面打湿,用高锰酸钾/甲醛熏蒸 2 天。 具体用量:每立方空间需高锰酸钾 6.25 克,40%甲醛12.5mL;计算:长*宽*高 (包括凹凸部分)。 具体要求方法:先用小喷雾器打湿;使室温保持在27℃左右; 每10-20米放置一平底容器;先倒入甲醛而后将称量好的、用纸包的高锰酸钾放入容器。事先在容器内放入1倍量的水,可使反应缓和,不致使消毒药溅出来;关闭门窗熏蒸12小时以上,进猪前至少通风24小时。 ⑤空栏消毒时间最好控制在 7~10 天,最低不得低于三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