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组织化程度不高 近年来,虽然培养了一批以肉羊养殖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但自愿加入的农民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合作社组织无明确产权关系和发展目标,体现不出"利益共享、风险公担"的互助合作精神,无组织起来共同发展的激情和信心,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整体和带动效益未显现。 2.6 产业政策不配套 一是地方政府对畜牧业产业发展无规范、协调、长远和可行的保障政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严重,造成了产业发展的错位和不协调,使产业发展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要。二是资金投入不协调。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中央和省财政对生猪的发展有较大的投入,但对肉羊养殖的项目支持不多,县政府也没有资金投入计划;特别是对种羊场建设、地方肉羊品种选种、选育和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及专业市场的培育等,从政策、项目、信贷支持上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严重制约了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7 环保意识不强 肉羊养殖的最大特点就是生态养殖、绿色环保。然如,肉羊养殖所造成的污染和环境破坏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其原因一是部分农户怕投入,不愿意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二是粪污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不足。三是业主不考虑环境承受能力,盲目设置放养场地,不对养殖区域进行科学划分,过牧现象严重,造成了环境植被的极大损坏,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3、几点建议 3.1 抓领导,加强宣传促发展 一是规划引领。各级政府要把肉羊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放在突出位置。二是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宣传,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肉羊养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健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作用,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自觉投身到规模化、标准化肉羊养殖中去。三是严格考核。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职能分工,充分协调配合,按照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和统一的技术标准,严格组织实施。并把产业发展纳入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严格考核,确保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目标的同步实现。 3.2 抓科学养殖,规范技术促发展 一是加强人才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畜牧科技推广体系,积极培育和聚集肉羊养殖领军人才,建立人才资源库,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联合,搭建高新技术平台,引进专项生产技术;加强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鼓励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发挥特长,开展"1+1"帮扶行动,指导肉羊生产。二是加强技术研究。加强肉羊饲养管理体系研究,完善《肉羊饲养管理技术》,确保实用技术全面、系统、规范、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独特的技术保障体系。三是加强良种繁育工程。充分利用地方肉羊资源禀赋,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肉羊品种,进行集中培育和全面推广,禁止乱引、乱育。同时,根据需求引进适应本地发展的优秀肉羊品种,开展经济杂交,提高地方肉羊品种的生产性能。四是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和农作物秸秆,利用荒山草坡和人工种草发展肉羊养殖。 3.3 抓机制,延伸链条促发展 一是创新组织机制。努力培育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营销中心、专业市场参与的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合作社的规范建设,培育"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新型畜牧经营主体,提高抗风险能力。二是创新经营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开展横向联合和开放式重组,在开放中把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化水平和农民增收能力。三是创新投入机制。引导和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支持肉羊产业发展,进一步解决肉羊养殖融资难的问题。四是创新信息共享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公众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市场预警信息。并利用网络交易平台实现肉羊产品的网上直销。 结论 我县具有发展肉羊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草食畜禽的快速发展对畜牧业生产和加工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推广肉羊科学养殖,既能解决农业结构调整后种植饲草的后顾之忧,又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使二者得到有效地结合,必将推动我县肉羊产业的进一步健康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