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猪站实验室 五、丹麦的环保是以还田为主–适合中国西北及东北地区 丹麦养猪场的环保处理方法,在中国也不是完全可行。在丹麦它们的粪污处理很简单,就是配套一个很大的粪污发酵池,配套容量足以储存场内粪污至少9个月的量,然后在每年春季播种前喷灌还田。之前有提到丹麦养猪的准入制,在丹麦,猪场允许养殖的头数是要与土地相配套的,所以他们没有粪污处理的问题。但在国内,这个模式只有在西北或东北等地广人稀的地方可行,在南方完全行不通。 六、体悟–观念的改变:高度分工及高投入高产出的高效生产 在整个协会体系的运作下,丹麦的产业链是充份分工的,生猪生产注重TurnOver(年出栏率),丹麦人认为只有提高出栏率才能降低成本,而不注重体形差异的附加值。丹麦人从育种、猪舍设计到生产管理的技术提升都围绕着如何提升猪只出栏率。因此丹麦人相信专业舍得花钱在猪舍建造及设备上,在技术上,他们有养猪协会的支持,在品种上,他们有丹育的支持,在商品猪销售上,他们有屠宰者协会的支持,因此丹麦的养猪人是幸福的,他们只要专心的把猪养好,提高出栏率就会有所回报,而且是比国内快。丹麦人深知他们控制不了猪价,但是他们却控制的了成本,所以唯有提高出栏率才能降低成本,与全球竞争。而反观国内呢?目前国内猪价7块钱一斤还很多人亏本,但是丹麦呢?他们现在猪价4块多钱一斤还能保本!在国内,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想着如何从猪舍设计和设备上去减少投入而降低成本,或是从其它不该省的方面去省,而不试着朝如何提高出栏率和产出的方向去思考。高产出确实是未来中国养猪的方向,而且国内确实是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而身在这个产业各个环节的我们,应该围绕在这个前提下发展。当然国内的环境和丹麦确实差异很大,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后的趋势毕竟会每个环节越来越细化分工。大家只要把专精的某个环节做精作强,自己自然就会做大了! 本文作者:王伟-兴泰(扬州)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