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胀期:农产品价格高速攀升 美国70年代滞胀期的农产品价格总体呈高速上扬的趋势,改变了五六十年代持续在低位徘徊的局面。1970-1982年农业价格指数(2005=100)从70迅速增长至111,复合增长率为3.6%,特别在70年代,价格的增长趋势尤为明显,复合增长率高达7.37%。此外,在整个上升区间,农产品价格在1973年和1979年出现两个高峰,分别达到127和142。 经济因素是滞胀期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 我们认为,滞胀期整体高通胀状态下的经济形势是滞胀期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整个经济滞胀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 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1973~74,1979~80)下油价飙涨导致美国工业部门生产成本上升,导致PPI高企,PPI向CPI传导,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加之美国当时为了摆脱经济低迷,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实际负利率以及货币供给(M2)保持高增长,从而使得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叠加了宽松的货币因素,推升农产品价格。 粮食危机为70年代美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另一关键因素 70年代初,连续的恶劣气候和自然灾害使得全球粮食歉收,第一次世界性的粮食危机爆发,加之一贯自给自足的苏联开始向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大量采购粮食,在此情况下农产品价格暴涨近53%。1978年世界粮食危机再次爆发,美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了24%,农产品价格上涨20%。因此,两次粮食危机在推动美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调整期:农产品价格在调整中上下波动 80年代的调整期间农产品价格随着政策调整上下波动。面对滞胀困局,80年代初,沃尔克推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之里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金融、税收等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整,1984~1986年政策效果有所显现,CPI增速大幅下滑,实际GDP增速开始回升。此时的农业收入和价格支持政策也逐步降低目标价格,减少政府农业支出。在此情况下被通胀推高的农产品价格随之回落,1986年降至最低点。但随着政策短期效应的消散以及经济逐步回暖,80年代后期CPI又开始走高,农产品价格也开始上扬。 增长期:农产品价格在高位稳定 经历了80年代的波动调整后,90年代农产品价格随着经济的增长也逐渐在高位稳定下来。90年代,以通信、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美国迅速发展,十年间行业增加值翻了一倍,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在高新技术产业成经济新增长点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实现增长,彻底摆脱了滞胀低迷状态。此时的农产品价格也呈现稳定态势,整个90年代维持在120的水平。 透视转型期农产品价格:大经济背景下的供求逻辑 我们认为,经济周期对农产品价格有传导作用,使得农产品走势与经济波动一致,而究其根本,转型期农产品价格走势仍是由特定经济形势下的供求状况所决定,多年来美国政府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并不能真正稳定农产品价格,特定经济背景下的农产品供求关系才是王道。 农业价格支持政策:政府干预不能真正稳定农产品价格 提到美国农业,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长期且频发的农业危机(1867~1896,1920~1932,1948~1972,1980~今),农业危机通常导致农产品滞销积压和农产品价格下跌。为应对农业危机,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以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为主要反危机措施开始全方面地干预农业经济。但政府的干预解决不了美国的农业危机,也并不能真正使农产品价格得到恢复。 半个世纪农业政策保驾护航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案》,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此后每隔四年左右,美国国会都会通过一个农业法案,继续修正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政策,这一农业政策核心坚持了差不多半个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