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政府管理和支持政策 政府管理 美国奶业实行机构联合监管制度,在每一个层次(地方、州和全国)监督食品生产与流通,对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过程进行全程控制;严密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体系,除了联邦畜产品检测体系外,美国还有各州畜产品检测体系,各行业协会质量监测体系以及各畜牧业生产单位、家庭农场主质量自检中心;强化生产源头控制和进出口检疫,美国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生产单位生产的畜产品,要通过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等级制度的严格控制和管理,才能进入市场,畜产品的进出口,均要通过联邦海关和动植物检疫机构进行严格检疫监测,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畜产品坚决予以销毁,保证了畜产品的进出口安全。 美国州县两级政府对牛场从四个方面进行监督管理,一是政策制定,根据当年的形势制定管理规定和细则;二是监督检查,明确规定州县两级农牧部门和FDA的人员每年必须到全美的牛场现场检查两次;三是处罚违规,在牛场发现的违规行为和不达标的情况将进行处罚;四是指导培训,如果新标准和规定实施以后,牛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仍然不能达标的,牛场有权投诉,政府有义务请专家,负责指导培训直至达标。 另外,美国有28个州允许牧场直接销售生鲜牛乳和牧场加工牛奶,通过州政府检查认证后发放销售许可证。 9 奶业支持政策 自1933年《农业调整法》出台,历经几十年,美国形成了完整的奶业政策。政府收购所有在支持价格内卖不出去的牛奶。农业部长期通过商品信贷公司收购奶制品以保证支持价格水平,并通过特殊的办法处理,包括以世界市场价格出口奶制品,根据480号法案以低于支持价格水平的价格将奶制品用于学校午餐和福利方案,用于军队、老人、医院、救灾等。美国农业对外政策的核心是加强奶产品出口,以缓解国内产品的过剩:美国对奶制品采取重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严格控制进口。 10 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 美国原料奶市场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国家,没有配额和政府的直接干预。但是美国原料奶价格有一套科学的形成机制,首先美国政府对牛场实行严格的分级管理,美国农业部依照卫生条件、养殖规模、牛群健康状况、设备状况和管理水平将美国所有的奶牛场分为A级和B级两个级别,只有A级牛场生产的牛奶可以作为液态饮用奶的原料,B级牛场生产的牛奶只能加工奶干乳制品,包括奶酪、黄油、奶粉、及浓缩炼乳等等。A级牛场的牛奶也可以加工干乳制品。 美国用于生产液态奶的A级牛场的原料奶,主要是通过加工厂和牛场之间签订收购合同,确定收购价格,基本采用的市场定价;用于生产干乳制品的B级牛场的牛奶,主要是根据芝加哥交易市场奶酪和黄油的期货交易价格作为结算依据。 11 组织化程度 美国的奶业是以家庭农场为主,进行公司化运作,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场主集中起来,为他们提供一系列专业化服务,提高他们在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为他们争取最大的利益。合作组织的发展为美国奶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美国的家庭农场所有者是家庭成员,但是农场的日常经营是公司化管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由具体家庭成员担任,家庭成员根据在牛场的具体职位实行薪水制度,有的成员既在牛场干活,又有家务的实行半薪,没有在牛场上班的只能分红。这些家族奶牛养殖场的从业人员都比较敬业,他们认真负责、不厌其烦的工作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而牛场的管理者既是奶牛场的拥有者,同时也参与最基本的劳动,他们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大多精通奶牛养殖技术,熟练操作牛场的机械设施,甚至一些简单的维修也能自己完成,家族中的下一代,从小在奶牛场中成长,五六岁就参与一些牛场的简单劳动,等他们长大后必然成为精通奶牛养殖的牛场主。 农场主几乎全都参加或入股特定的生产合作社或行业协会。农场主是合作社股东,合作社又是公司股东,同时享受公司提供的服务,三者之间利益对接十分紧密。农场主绝大多数都是靠组织化的办法形成利益共同体,一方面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约束自身行为。有些合作社则直接创办加工企业,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奶农的利益得到了更好保障。 12 社会服务体系 美国农业部、州、县设有技术推广部门,但是推广的年度和季度内容由各州州立大学的奶牛科学系的推广教授拟定,州县两级的推广部门是具体的实施和推广机构,州县两级推广部门只能作公益性的推广活动,严禁经商。牛奶的质量安全,由联邦FDA直接负责督查。 新设备和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基本由私人公司承担。全国和各州的展销会和研讨会同样由私人公司主办,政府和协会以参展商的身份参与其中。第三方检测的是由政府认证的私人公司承担,接受社会、舆论和政府的监督,一旦发生质量风险将被取消认证资格。 美国荷斯坦协会主要负责荷斯坦奶牛的品种登记、体尺外貌测定,并发证书,为牛场提供DHI测定服务,发布各公司种公牛后裔测定成绩。美国的娟珊牛协会、短角牛协会同样从事类似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