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技术推广是加快现有畜牧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满足农民对科学技术迫切需求的必然要求,而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则是该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 1 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机构混乱 县 ( 区 )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不是独立的单位,与同级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合署办公,系属一个机构 2 个牌子,没有独立的人权和财权;乡镇没有设立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农委虽然设立了三中心,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但他们主要承担种植业的技术推广,林业、畜桑蚕等技术推广分属林业局、畜牧兽医局、蚕桑办的业务范畴。 1.2 人员缺乏 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的人员与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是一套人马,其中50岁以上的占 60%,大都是子承父业的非专业人员,工作能力和积极性都有欠缺;专业技术人员占整个系统的人员数不到 30%,而这 30%的专业技术人员往往是畜牧系统的中坚力量,一人都同时承担多项重任,很少有精力投入到技术推广工作中来,而专业性强的工作,技术推广工作又是长期、连续、繁重、人员的现状根本无法保证该项工作有效地开展。 我区20个乡镇畜牧专业技术人员仅有5人。 虽然专业岗位缺人,但近年来,由于事业单位改革及财政供给人员缩减政策的推行, 2000年以来,自我区畜牧系统就没有新录用专业人员。 1.3 经费不足 畜牧技术推广是一项高投入无回报的服务性公益性工作,所需大量的工作经费只能由政府提供,但目前,该项经费从来没有被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中,单位更没有经费自行开展该项工作。 多种原因造成了畜牧技术推广经费的空白。 农委虽然有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做支撑,但项目推广经费也仅是杯水车薪。根据项目要求,技术指导员每年负责10个示范户、4个辐射户,要到每个示范户现场指导7次, 70次。 我区地形地势复杂多样,共有山区、丘陵、畈湾区,每次下乡如果乘坐公共交通车,1d 只能指导 2区、户,技术指导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如果包车下乡,每天200元,虽然提高了入户工作效率,但仅仅车费开支就远远超过指导员每年2000元的指导经费。固然技术推广工作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但长期用有限的工资贴补工作经费的不足,大大挫伤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1.4政府与业务部门重视不够 政府和业务部门没有将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范畴,即使上级任务部署下来,也仅仅附带在防疫、检疫、执法等工作之后简单地布置一下。截至2010年底,多年来上级业务部门也并没有多少硬性任务布置下来。2011年,虽然上级部门发文要求推广“三大集成八大项目 ”技术,但各级政府与业务部门贯彻的也很不到位。 政府对畜牧业工作重视的程度决定了畜牧部门工作开展的力度及各项行业政策执行的力度。2007年,我局依照省市改革方案要求,制定了符合我区实际情况的基层兽医体制改革方案上报到区政府,但迟迟未得到批复。 这种状况大大地影响了畜牧业工作的正常开展。 1.5 实用新技术缺乏 近年来,养殖业良种良法的普及虽然有了明显进展,但真正实用的能够大幅度提高效益的并不是很多,也相对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推广普及程度。比如2011年主推的发酵床养猪技术,多年前国外及其他省市就已经开始应用,我省已滞后多年。 每年的技术推广内容也没什么新意,导致农户对专业技术人员产生了不满与不信任的情绪, 这种状况根本不利于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1.6 技术人员知识老化 绝大多数技术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大多是多年前来自学校学习的,存在老化现象。 现在的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很快,而承担技术推广职责的基层技术人员很少有机会学习新的业务知识与操作技能,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自觉学习的人不是很多,而能够参加各种论坛、讲座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 虽然每年全国上下各种培训班较多,但高昂的费用及单位的不支持,使想要学习的技术人员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也是望学兴叹。 1.7考评考核制度缺失 优良的畜禽品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饲养技术是不是切切实实地被推广到需要的养殖户手中,在生产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有没有缺陷等等并没有严谨的科学考评标准。推广机构的管理及推广人员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成效怎样,也没有合理的考核制度。即使下达了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任务,发了文,可有没有转化为生产成果是另外一回事,长期以往就形成了机构与人员的涣散与懈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