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英国路透社的报道佐证,笔者真不敢相信,在中国人心目中普普通通的一块猪肉会竟成为牵动全球被称为“举世瞩目”的经济指标。 路透社如此分析中国猪肉: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肉类产品,其价格的走势对中国通胀水平有重要影响。在这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反应中,中国的猪肉就成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和灯塔。这个观点不无道理。 人们知道,谓之“菜篮子”,猪肉才是“压轴菜”。猪肉价贵,那么,“菜篮子”的开支就会相应高涨。在2011年,为平抑国内日益高涨的猪肉价,满足中国公众的猪肉价格消费,中国猪肉进口达到55万吨,比2010年增加10万吨。这个情况说明:在全球一体化中,猪肉供应不仅是一国的问题,而是牵动全球的“经济棋子”。 中国农业已经到了必须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时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需求弹性减小。要想稳定国家经济,保障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在猪肉出现周期性波动和严重疫情及较大供需缺口的时候,进口猪肉是极其重要的。 当然,平抑猪肉价格不仅需从国外引进,更重要的在于国内发展养猪业。人们知道,猪肉价贵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其中,猪源紧缺则是重要的一因。近年来,一些地方偏重于大搞工业开发,许多农村特别是城郊都成了开发区,农民无地方养猪,养猪业、种菜业也因此相应落后,农民散养猪往往亏损多,也减弱了农民养猪的兴趣,这样就导致猪源减少、猪肉价上升。可见,一块猪肉能否满足国内市场供应,又能够保持价格相对稳定,就不那么简单。个中涉及到养猪政策,涉及到包括发展养猪业在内的“菜篮子”工程,涉及到对外贸易。 由于中国人口为世界之最,13亿人口本身就是一个特大消费市场。因此,猪肉供应问题不能不牵动全球。因此,说中国一块猪肉为“世界瞩目”,就不是虚言,而是一个很实在的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内外贸易、关乎世界经济的经济学,准确地说是“猪肉经济学”。 或许有人会说,可以用其他肉来替代猪肉,不必都来做猪肉文章。这个提问可能没错,但中国公众吃猪肉已成为长期习惯,短期内改变很难。因此,发展养猪业,调节猪肉与其他产品的价格,平抑猪肉涨价过高,政府义不容辞。 知道中国一块猪肉牵动全球的道理,更应努力发展中国养猪业。时下,猪肉来源于农业企业和农民群众养殖两个渠道。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也是互为补充的两个渠道。问题在于,近年来,对于农村养殖业,不少地方的乡镇忽视了。个中原因是,养猪收入无法进入地方财政荷包,无法体现基层政府的政绩。可见,要认识一块猪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需要树立“猪肉经济学”观念,特别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把养猪业摆上基层的位置,从技术、资金、销售渠道等方面扶持农民养猪。猪源充足了,那么,公众“菜篮子”也就充实了,抱怨物价涨价过高的社会怨气也会相应减少。 当然,还需一说的是,发展基层养猪业需要同时发展作为猪饲料来源的粮食。这样,一头猪就把粮食、出口、销售渠道连在一起了。因此,解决肉价过高问题,实际上就有个顶层设计问题。唯有站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角度,才能科学布局养猪业和整个农村经济。
|